艾克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钢铁雄心之铁十字(书号:1850

正文 第七十三章 鲜血的尽头

作者:无财者无能言财
    钢铁雄心之铁十字最新章节尽在

    2月18日,战斗还在继续,鲜血还在喷溅,苏联人即将耗干最后的精血。已经无计可施的朱可夫发动了最后的垂死挣扎——让莫扎伊斯克南部的苏军3个集团军最后发动了一次孤注一掷的牵制性进攻——就在一周前,第64、65集团军刚刚因为冒进而被莫德尔围困并歼灭在这一带,但是此刻,朱可夫仍然义无反顾地命令苏军部队在他们曾经倒下的地方再次发动一次进攻。

    无数苏军官兵怯战避敌,数百名士兵和基层军官被正委枪毙,才好歹鼓起了剩余的士气,坚决执行了朱可夫的这道命令。

    朱可夫的想法很简单:此前莫德尔之所以能够痛歼苏军进攻部队,那是因为德军根本没有全力救援勒热夫方向,莫德尔只不过是派出了两三个军的力量虚晃一枪引诱自己追击罢了,等到自己冒进的部队被痛击打垮后。莫德尔一定会重新转入全力救援勒热夫方向、集中兵力爆瓦图京和罗科索夫斯基菊花的行动中去。

    这种心态,倒颇有些类似于贾诩谏张绣刘表追击曹操的情形:曹操败走时,张绣刘表以全力追击而贾诩曰其必败,盖因曹贼谨慎,撤兵必亲率精锐断后,俟追兵被灭,轻兵疾行之时重新追击方才可获全胜。

    朱可夫没有贾诩那么主观和行险,但是他有别的旁证可以引用:瓦图京和罗科索夫斯基是真的被莫德尔的反击爆得满地找牙找不着北了,如果莫德尔不出全力的话,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这一次,朱可夫看得很准,所以他成功了,南线苏军在奋死冲杀数日后,成功切断了莫扎伊斯克至维亚济马的铁路东段——也就是从莫扎伊斯克市区防御圈往西,一直到莫斯科河源头一代的地区,被苏军凿断的铁路线大约有40公里的宽度,随着这一步骤的完成,苏联人好歹是彻底包围了莫扎伊斯克这个据点。

    不过,莫扎伊斯克曾经一度是德国人准备过冬进攻的前沿补给基地,苏联人就算包围了这里,也没法形成勒热夫那样的短缺效应,城内的物资弹药足够第4集团军一部用上几个月之久,苏联人靠围困是围不死莫扎伊斯克的,靠强攻,又死不起那么多人——南线的3个集团军残部,在打到这一刻时,早已是遍体鳞伤精疲力竭。

    可以说,包围莫扎伊斯克的战功,其实是莫德尔半卖半送施舍给朱可夫的,目的只是让他找个台阶下,不要做出不理智的狗急跳墙之事。

    仗打到这一步,看的就是双方谁能够支撑地更久了,德国人在勒热夫始终没有露出疲态,锐气正盛的莫扎伊斯克守军就更不用说了。而苏联人却需要在2月的寒冷中继续忍受天寒地冻,同时继续遭受莫德尔的精兵切割追杀。

    …………

    柏林和巴黎的街头,一家家的百货商店和副食品销售商店门口都贴出了巴伐利亚灌肠食品公司在这个寒冬推出的几款新式速食食品的广告海报,彩印在塑料纸上的食物效果图显得分外诱人,似乎在这个寒冬都可以从纸面上透出热腾腾的香气。

    “生不逢时拿破仑——如果他晚生130年,就可以得到这款辅佐他战胜寒冬的利器——巴伐利亚脱水火腿肠、巴伐利亚方便意面,冲泡即食,寒冬季节野外烹饪最佳选择。”

    这是一次维勒安亲自委托保罗戈培尔部长动用帝国宣传部的力量推广的商业广告。自从开战以来,戈培尔部长还没有应谁的邀请干过这种假公济私的事情,直到维勒安向他解释了这次推广的意义为止。

    “这究竟是什么东西?看着真是让人不爽啊,说什么拿破仑生不逢时,德国人不过是偶得小胜就这么张狂!当初拿破仑大帝在世的时候,普鲁士和奥地利,还不是都被打得爬着走!”

    说出这种话的,显然是民族自尊心很强的法国奋清,不过一般这种话出口后很难得到应和,好心一点的或者同样自尊未泯的,最多也就是劝慰对方慎言,虽然德**队已经从法国的大部分领土上撤军了,但是赖筏尔总理仍然是德国人忠实地走狗,赖筏尔掌握的内务安全部队同样愿意闷棍那些扰乱世态的人。

    至于那些酸腐的巴黎人,在听到这种不和谐的言论时,毫无疑问会甩过去一句:“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就是乡巴佬连帮助德军在莫斯科战区大胜苏军的方便面和火腿肠都没见过——这东西,要是早上半个月,还没机会买到呢,一出厂就被德军军方包圆了,有多少采购多少,听说前线百来万人马,现在都已经靠这个解决了后勤不便的问题,在苏联的寒冬都能确保每个人都吃上热食,这对战斗得有多大帮助?现在要不是在苏联方面的冬季战役大局已定,物资充沛到卖不完,军方肯让那些奸商拿出来卖?”

    “你就瞎扯吧!一看就是被德国人的和谐洗了脑子了——像我就经常偷听bbc,有时候觉得bbc不够客观的话就听米国人的电台,那里面都说俄国人已经利用寒冷占据了优势,全面展开反攻了。”

    说出这些话的显然都是法国带路档的余孽,尤其是那些之前被希特勒出卖给贝当的带路档余孽,在发现卖锅的钱没落进自己口袋后,开始抓紧一切机会以下一个辉煌的带路大饼迷惑法国人,另外处处和“既得利益”者抬杠,浑然不顾德法合作后的“既得利益”者已经代表了法国人民的利益。

    “耳光响亮!告诉你一个事实吧——苏联人已经在冬季战争中冻死了十几万人了,而且除了冻死,还有一个惊天大秘闻——苏军最高统帅部为了激励新兵们在冬天发动自杀性的攻势,还给苏军士兵派发大量的伏特加壮胆……”

    看到一伙人吵得很成气候,埋伏在人群中等着讨论发酵后出面打脸的专业人士终于露脸了。

    “喝伏特加也算耳光响亮?你脑子进水了吧!那是准备充分后勤稳固的表现。”那个带路档鼻孔一扬,似乎一面胜利的徽章。

    “准备充分?以你的智商我只能对你呵呵了——如果给士兵派发工业酒精和发动机防冻液勾兑的伏特加也算是后勤准备充分的话。”

    “你你你,做人是讲证据的!这种含血喷人的……”

    “含你个鸟啊!看看这是啥!”专业打脸人士掏出一张斯德哥尔摩日报甩在那个号称专听bbc或者米国电台的带路档脸上。众所周知瑞典是一个高度亲德的国家,但是毕竟那也是全欧三大永久中立国之一,瑞典人的外交口径还是很有说服力的,而且在鉴定寒冷导致死亡的问题上,瑞典人显然也很权威。

    那份最新的报纸上,连篇累牍地报道了苏德战场前线发生的血腥杯具——成千上万的苏军士兵出现了甲醇和草酸中毒伤亡的现象,根据德军部队在数次作战中收敛的苏军士兵的尸体状况。

    而这件事情的发现起因,仅仅是因为近期德军在莫斯科战场上发现的无明显外伤的苏军士兵尸体数量正在明显增多。鉴于德军中吸纳有瑞典、土耳其、意大利等中立国的国际观察员,为了应对意大利观察员提出的德军有使用化学武器的嫌疑这一问题,前线最高指挥官克卢格元帅非常大度地让国际观察家们组织医学鉴定机构对大量苏军无外伤尸体进行验尸。

    事情的结果大为出人意料——这些人不仅不是被物理性创伤杀死的,而且也不是死于冻伤或饥饿,同时与此前意大利观察员提出的化学武器说毫不相干。事实是,这些人死于甲醇中毒。

    甲醇可不是什么毒气,德国人可没有本事让苏联人自己把甲醇喝下去,那么甲醇的来源也就显而易见了。

    “打得好!还真是耳光响亮啊!”那群开始被带路档压住了声势的愤清立刻扮演起来自干伍的捧哏角色,一边壮着声势一边不住往下问,“后来呢?然后呢?邪恶的苏联军队有什么反应。”

    “这种国之耻辱,有什么好反应的?斯大林无非就是让那个魔头贝利亚继续管好俄国的各大报纸电台,不是钦定的内容不许说不许写,可是前沿苏军的士气已经压制不住了,德国人借着前两天有些天气允许的机会,在组织前沿轰炸的时候空投了大批量的传单,里面从正牌儿的塑料瓶装伏特加到尸检总结,详实的国际观察团报告统统附在了里面,苏联人能够不人心涣散就该烧高香了。”

    …………

    勒热夫的德军日子过得是否滋润,弹药是否充足,有些时候并不是很重要的事情。重要的是德国人的那种淡定可以感染和震慑住苏联人继续拼命下去的决心,只要这一点可以做到,勒热夫的客观情况如何其实已经无关紧要了。

    苏联士兵有多少人死于甲醇中毒,其实也是无关紧要的事情,可是当苏联士兵们分享着德国人空投过来的传单上绑着的正牌儿伏特加,然后看着那些触目惊心的俄语鉴定传单和各国新闻后,有多少人会动摇和涣散就不得而知了。加上自己配发拿到的伏特加一如既往地苦涩怪异,谁都会忍不住去偷瞅一眼传单上所罗列的那些“弃明投暗”立功受赏了的俄罗斯解防军在哈尔科夫战役后的待遇。

    寒冬中的大决战,拼的就是一口气,军心一散,大势去矣。

    二月下旬来临的时候,克卢格元帅拿出了了中央集团军群全部的预备队发动了迅猛而短暂的攻势,可是苏联人已经没有几个冷静的军官会去想象德国人这种倾巢而出烈而不久的攻势能够持续多长的时间了。

    莫德尔元帅同样在此时发力,对着坦克歼击车和突击炮折损大半的苏军部队迅猛冲杀,切割撕裂着瓦图京和罗科索夫斯基的部队。

    二月底,火星行动正式失败,出击时的12个集团军在德国人三轮打击下被歼灭了三分之二,冬季反击彻底崩盘。

    如果非要算苏联人又什么收获的话,那么最终在3月底拿下莫扎伊斯克这个被德国人放弃了的弃子,就算是苏联人火星行动唯一的收获吧——因为苏军在切断莫扎伊斯克-维亚济马铁路后的那些日子里,疯狂地把铁路扒断,几十公里的铁轨枕木全部被摧毁,连平行的公路都被挖掘的坑坑洼洼,莫扎伊斯克的德国守军只能坐吃山空,等到和苏联大军对耗一两个月,把补给吃干抹净后,第4集团军在莫扎伊斯克的守军才在援军的接应下拍拍屁股突围,回到维亚济马防线。

    之所以不早点走,只是因为舍不得已经运到莫扎伊斯克囤积起来的物资,舍不得自毁又不愿意便宜苏联人罢了;而在莫斯科外围两三百公里环境地带统统被苏联人化作一片焦土后,德国人也开始反思在下一个夏天是否有必要立刻继续实施对莫斯科的进攻了?反正苏联人已经把莫斯科周围屠戮毁灭到不能再残破了,是否拿下这里又有什么区别呢?难道拿下之后,还要消耗德国人的财力物力去维持这片废墟的统治么?也许,等到苏联人憋不住了,重新修复莫斯科与圣彼得堡、罗斯托夫的铁路后,重新进攻这里才是一个更好地选择?

    …………

    如果把德军的维亚济马-勒热夫、卡卢加-图拉歼灭战算作进攻莫斯科序曲的话,那么在10月份到2月份莫斯科大会战落下帷幕的这5个月里,整个莫斯科大会战中,德军伤亡被俘和非战斗减员总计在40多万人(含维亚济马战役12万、莫扎伊斯克-莫斯科突击战9万、后续冬季作战20余万),物资消耗自然是难以计数。

    苏联人付出的代价要惨重得多,首先在维亚济马战役中,库里克元帅就丢下了近二十万人的损失,后来卢金集团和卡卢加-图拉的苏军集团被全灭,更是一次性损失103万人之多。

    斯大林昏迷期间的莫扎伊斯克战役,苏军再次损失了20万人马。

    时断时续的莫斯科大轰炸中,莫斯科及周边地区军民伤亡总计在50万人左右,莫斯科攻城突击战中苏军死伤30余万、德国人使用特种作战摧毁莫斯科地下坑道网络战斗共计造成苏联人132万人的死伤(25万军人、7万民兵和89万平民)。

    再然后,就是持续2个多月的苏军冬季反攻,朱可夫手中的12个集团军损失了三分之二的编制和士兵,重新把战线推回了维亚济马战役结束时的状态,苏军死伤被俘,再超百万。

    这一切,还没算上斯大林为了彻底焦土让德军无处补给而执行0428训令自行焦土屠戮的30多座莫斯科周边城镇。

    总的来说,一言以蔽之,从1942年10月初到1943年2月底,苏德两军厮杀半晌后,战线重新回到了原点,德国人死伤40多万人马,而苏军伤亡被俘总数达到了惊人的350万人,平民死伤约250万人,整个莫斯科地区,流下了足足600万俄罗斯人的鲜血,才终于恢复了宁静。

    是的,长久的宁静,因为莫斯科以西200多公里内,基本上看不到一个活人和一处居民点,苏联的核心地带,化作了一片废土。

    钢铁雄心之铁十字最新章节尽在

《钢铁雄心之铁十字》最新章节就到艾克小说网【www.ik555.net】 手机版【m.ik5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