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7节

作者:居原氏
    2011-3-1810:25:00

    (续上)

    此外,科举制的意义和重要价值还表现为以下三点。

    其一,随着汉代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到隋唐科举取仕制的演进,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早、较为完善的以文官为主的国家。而16世纪前的英国、17世纪前的法国、18世纪前的德国等,尚无文官体制,其官员以世袭贵族、封建领主、教士、军事首领和武士为主。

    其二,科举制促进了中国学校教育的发展和制度化,并使官方教育和民间私人教育,保持着教育内容和道德信念的一致性,不仅使中国文明和传统的传承有了制度化的保障,而且在人类文明史上,率先将教育推进普及到乡村庶民社会。

    如唐代设有国子监、太学、广文、四门、律、书、算七类教育科目。前4类为官吏子弟就读,后3类专供庶民子弟就读。另在地方,一乡之内,乡里各有公学性质的学校,另有私塾作为补充,培育了中国重视教育和知识的社会传统。

    其三,中国的科举取士和文官制度对近现代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文官制度提供了效法和借鉴。英国的文官制度,就得益于对中国科举制及文官制的效仿。

    尤其是科举制为中国官员选拔,确立了公正、公开、平等的原则,并使庶民和勋爵关系,走出由血缘关系构成的对立中,而使中国的帝制社会成为18世纪以前人类最为开放和最能体现平等精神的社会。

    2011-03-1810:34:38

    (续上)

    不管近代多少人曾对科举取仕制度产生过误解或直言不讳的反对,都丝毫不能改变帝制时代科举制在官员选拔和社会教育方面具有的历史价值。

    而为人诟病的科举制的主要问题,不外是重贤轻能、存在裙带**、将读书人的注意力吸引在儒家经典的解说和局限中等等。

    当然,也有不少通过科举进士及第的学子,在取得考试上的成功之后,只记得孔子“学而优则仕”的圣言,却忘记孔子提出的“仕而优则学”的告诫了,忙着高举“半部《论语》治天下”【12】的旗帜,开始将全部才能倾扎于权力和仕途之中。

    但即使如此,在一个以农为本、较为安定和尚贤的国度中,科举取仕制度无疑是合理与公正的。

    至于它不能帮助近代中国人去抵御外来侵略的问题,实际上是另外一回事,就像美洲大陆上印第安人的善良并不能抵御西班牙人的屠杀一样,罪不在印第安人的善良。

    【12】据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第七卷):宋初,传说宰相赵普所读之书,始终是一本《论语》。赵匡义就问他是不是这样。赵普回答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这便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来源。

    赵普之狡侩,使论语由儒学之兼经,上升为大经,提供了夸张的证据。孔子会不会因为自己的《语录》被人如此看重,而沾沾自喜?

    2011-03-1810:36:27

    【11】(前面漏了,补上)乾隆年间,通过府试取得生员称号的乡间士绅总数约75万人,加上城乡望族为子弟捐纳的35万名监生,具有功名的人总数达110万。而全国官员总数为文官2万,武官7千,因而非出仕者作为士绅而留在民间社会,至少有100万人,他们成为中国民间社会事实上的领导者。

    2011-03-1810:44:25

    (续上)

    窃以为,科举制的唯一“问题”,是宋代以后因科举而局限了读书人的知识视野和知识的创造性。

    汉代独尊儒术,使中国思想由百家而一家,但这儒家本身还足够深邃和丰富。

    隋唐两代科举,则将知识的学习局限在五经九义,或许为的是减轻孩子们读经考试的负担(今天的教育官员哪有这么关心孩子读书辛苦的!),却无意中收窄了经学的知识范围。

    但宋代则进一步收窄到大经如诗经、书经、周礼、礼记、王安石《三经新义》及兼经如《论语》和《孟子》,加上朱熹对四书的义理解释,人为地对儒学进行了义理修正。

    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则集中于《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四书,而《大学》和《中庸》不过是《礼记》49篇文章中的第31篇、第42篇两篇而已,浩瀚的中国思想至此简化为两本语录和两篇文章了。

    但即使《论语》、《孟子》两本语录和《大学》、《中庸》两篇文章,也还对帝制国体给予了明清两代近600年的支持。

    2011-03-1810:45:42

    (续上)

    要正确理解中国的科举取仕制度,还是要与欧洲作个比较。

    在15世纪初(1415年)意大利人用中国的印刷术印刷并出卖《圣经》之前,欧洲的农民只能跟着神父诵读圣经,既连教会学校未来的神父们,在13世纪之前,也主要只是学习圣经教义、奥古斯丁与阿奎那的神学理论等。

    他们那时还没有开始学习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一类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知识和学术思想,因为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一类的希腊和罗马时代的知识被欧洲人弄丢了。

    到了12世纪,他们无意之中从阿拉伯人手里得到了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阿拉伯文版本【13】,才知道这些知识的存在。

    当亚里士多德思想的重要性,为欧洲人所认识时(距亚里士多德已经1500年),欧洲人才开始去寻找希腊语的著作原本,并直接由希腊语翻译为拉丁语(把西塞罗做过的事情重新做一遍),这便是欧洲中世纪文学艺术复兴的主要背景。

    对照欧洲人的表现,那些连八股的破题、承题、起讲、提比、虚比、中比、后比、大结到底怎么理解,明清科举考试除了以八股考经义,还要不要考诗赋、考策问,都不甚清楚的人,实在没有多少资格对科举取仕制度做大言不惭的批评。

    至于帝制末期冯桂芬、李鸿章、张之洞、梁启超等人对八股文的批评,目的是为了革新而行矫枉过正之法。正是由于他们的批评,科举在帝制终结前的1905年被废。

    【13】[英]赫-乔-韦尔斯著,吴文藻等译,世界史纲,人民出版社,1982年。

    2011-03-1811:21:53

    行笔至此,忍不住录一篇清末湖南才子谭廷闿在1904年恩科会试中第二场考试的答卷。谭廷闿以此文获会试(贡士)第一名,为湖南人在科举历史中的最高名次。

    这次恩科会试,总共考三场。第一场试史论五篇;第二场试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第三场试《四书》《五经》义(第三场为经义试,须以八股文作答,但此时已废八股取士,改为策试取士)。

    第二场第二道题目(据说是李鸿章拟题)如下:

    “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事策”。

    谭廷闿答题如下:

    西儒有曰:“两平等相遇,公法即权力,两不平等相遇,权力即公法”。吾每诵其言而悲之,公法之诚不可恃,恃公法乃适为强大者之藉口也。

    近百年来,泰西诸国势均力敌,盖无可以瘠人以自肥者,而保全土地之名以起,猝然闻之,或有所甚不得已,甚且劳师縻饷不惜,天下皆从而谅之,或有颂祷之,以为于大义然,于公法亦然也。究其实罔不以义始而以利终,彼其为人乃其所自为也,外交政策之巧,有如是哉。

    昔拿破仑之欲袭英也,英人以自卫故,夺丹麦之海军,又以保全西,葡,驻兵干涉其内政。当时无非之者,以合于公法也。及其终英遂握海上之全权而无与抗,此一事也。

    维也纳之会议,所以保全欧洲之局也。举拿破仑所破坏者,一一而建设之。名非不正也,而其既也,俄奥普遂分波兰,索逊割地与普,荷兰得莱茵河之上流,英专地中海之大势,此又一事也。

    且夫克里米亚之役,世所称义战也。遏俄人之南下,存土祚于将危,一举二善,而英法无所利焉。迨巴黎约成,英遂巩印度之防,法之路易拿破仑遂一蹴而登皇位矣。意奥之争,法起而援之,保同盟也,沙尼两地,折而入法。丹麦之纷,德奥合而敌之,保同种也,而雪,霍二州愤而属奥,德。希土之战,俄出而预之,保同教也,而黑海之条约遂废。

    此四事者,原因不一,成效不齐,要之保全者率不利,利独归倡保全之人,此其故可以深长思也。有保全土耳其之名,而英得以据沙衣白纳,有保全古巴之名,而美可以县非列宾。握苏彝士之航路,有法所不能争者,保全埃及之说为之也。开尼加拉之运河,而哥仑比亚不能问者,保全巴拿马之说为之也。有其甚者,朝言保全而夕已夺之,英之印度缅甸,法之越南柬蒱塞是已。

    呜呼,保全土地者,公法之精理也,而徒为人攘利之资,以公法所不料也。以彼强大国之锋,虽以无道行之,固无敢谁何者,况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哉。朝鲜之降为半主也,旅顺大连湾之暂租也,初非无保全土地之说也,而今者又纷纷见告矣,远探历史之成绩,近揽列强之深谋,危乎,恤乎,毋为外交政策所笼而不自悟也。

    2011-03-1811:25:13

    借用“洋奴都应绝后”老兄的立场,那些洋奴们,应该仔细读读谭廷闿这篇会试答卷。

    呵呵,又愤青一回。请原谅。

《国体转型与共和之路——以新历史文化观解析近代史(连载)》最新章节就到艾克小说网【www.ik555.net】 手机版【m.ik5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