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8节

作者:居原氏
    2011-04-0215:48:01

    (续上)

    他们三人中,孙文出身家境殷实的农民,是职业革命家和革命策略家,曾加入过秘密会社洪门,也是一个基督徒和医生,受西方的影响较深,长期在海外活动而远离革命的土地,因而,孙文在国内的影响仍然限于革命党人和政府。

    黄兴亦出身殷实家庭,但却是革命的坚定实践者,以秘密会社的反清力量为主体,实践着军政所规定的义师反正活动。

    同盟会成立后,黄兴即按照自己崇尚的知行合一思想,将精力放在组织和策划推翻满清的武装起义上,先后发动并指挥了钦州、镇南关(1907年)、钦廉及上思、河口(1908年)、广州横枝冈(1910年)、黄花岗(1911)等起义。

    辛亥武昌起义之前,由革命党人策划的10次起义中,6次起义由黄兴策划和指挥。尽管都遭到了失败,但这些武装起义不仅为武昌起义奠定了军事基础,也在政治上起到了削弱清政府统治中国合法性的作用,尤其是由革命党人不断发起的暴动和暗杀清朝大臣的事件,刺激着人们去谈论满清皇室所受到的直接威胁,它预示着满清命运的不确定性和皇权的破败。

    此外,与孙文长期停留海外不同的是,黄兴不仅是革命的实践着,也是革命在国内的主要组织者。

    在他的影响下,章士钊、陈独秀、张继等人于1903年创办《国民日报》,激烈鼓吹革命,成为《苏报》查封后倡导革命的主要报刊。

    可以说,正是黄兴在国内的努力,保证了孙文在国外活动的受欢迎程度,也确保了革命运动在士绅阶层、新军中的足够影响力。

    特别是同盟会成员较多的广东、湖南、湖北、江南、四川等地,民众通过道听途说了解到革命党人的起义活动,这增加了他们漠视皇权的心理倾向,甚至思想激进的政府官员、新军士兵和新军统率们,都开始随着黄兴武装起义的逐次展开,而愈益呈现离心离德的倾向。

    而章炳麟则是革命派中深受经学影响的独立名士。如前所说,他主张革命是因为汉族意识强烈,一如他在1906年出狱后受孙文邀请主办民报时在东京留学生欢迎会上的演说,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第一,是用宗教发起信心,增进国民的道德;第二,是用国粹激动种姓,增进爱国的热肠。”

    看似互补的三人,其实由于对革命的理解、个人所坚守的原则、思想基础的差异,而不免最终分道扬镳。

    但他们的分歧,并没有阻碍革命运动自同盟会成立后,自海外向国内迅速渗透。特别是黄兴在湖北新军中的渗透工作,取得了十分瞩目的成就。

    2011-04-0215:52:02

    三、农业-士绅体系的社会结构处于嬗变之中

    1、晚清社会的重要变化

    中国社会在晚清末期已经出现了几项重要的变化,这些变化预示着帝制国体在经历了2100多年之后遇到了真正的挑战。

    第一,儒家经世之学的复兴终结了程朱理学的影响,至少在维新派和革命派这里,程朱理学代表的是落后的不合世界潮流的思想。

    而由程朱理学支撑的满清政府,还在死死地依靠这一思想体系而企图使自己的统治延续下去。

    但它的做法又是不明智的,曾于1898年拒绝了有可能扭转这一趋势的维新变法主张后,不得不在内忧外患的巨大压力下,于1901年它的权威最虚弱时,被迫仓促按照维新变法的主张,实施企图维持统治合法性的社会变革新政。

    而每一项新政的实施,客观上又加强了反对者的力量。

    政府出资派往海外的留学生及其新式学堂的学生、它在国内训练的新军及其毕业于新式武备学堂的年轻军官,受它鼓励在国内设立企业的商人及其形成的绅商势力,得到它准许在各省召开的省级咨政会议及其以民间士绅为主的成员,屡禁不止的报刊及成长中的独立知识分子等,现在已经开始围绕革命者的旗帜进行集结。

《国体转型与共和之路——以新历史文化观解析近代史(连载)》最新章节就到艾克小说网【www.ik555.net】 手机版【m.ik5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