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0节

作者:居原氏
    2011-03-2316:14:10

    (续上)

    早在1895年公车上书后,为推动维新变法救国,康有为一边上书以求光绪支持,一边注重结交同志,共谋宣传变法主张。

    宣传的主要途径是办报和组织强学会。

    在康有为和梁启超的努力下,北京强学会成为传播变法主张的阵地,一时之间,强学之风由北京吹袭上海、天津、广东、湖南、湖北、福建、江苏、陕西、四川、广西,及至澳门和新加坡,倡导变法和强学的学会、学堂、学报、书局、报刊在全国各地涌现。

    1896年强学会遭禁后,梁启超、黄遵宪、汪康年等人主持发行《时务报》,广受时人欢迎,“各省志士争相醵资合群以讲新学”(按:梁启超“改革起原”)。

    《时务报》最盛时,在全国15省有多达69个分销处,并在东南亚华侨中及日本都有发行,对强学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亦使梁启超名声鹊起,与康有为并称康梁。

    2011-03-2316:17:23

    (续上)

    梁启超作为康有为的弟子,流亡日本后,积极地参与到康有为保皇勤王的努力中。

    他先后创办《清议报》(1898年12月-1901年12月)和《新民丛报》(1902年2月-1907年11月),继续像在国内那样发表鼓吹君主立宪和宣传时政的文章。

    在这期间,梁启超有机会接触众多的西方文献,眼界和思路大开,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想。

    标志梁启超思想走向成熟的是1900年2月发表在《清议报》(第35册)的《少年中国说》。梁启超从“国家”一词入手,并借用欧洲的国家主权观念,论述中国虽有国名而未成国实的缘由:

    “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于其土地之人民,而治其所居之土地之事,自制法律而自守之;有主权,有服从,人人皆主权者,人人皆服从者。夫如是,斯谓之完全成立之国。地球上之有完全成立之国也,自百年以来也。完全成立者,壮年之事也;未能完全成立而渐进于完全成立者,少年之事也。”【19】

    【19】林文光选编,梁启超文选-少年中国说,四川文艺出版社,2009年。

    2011-03-2316:18:34

    (续上)

    梁启超所理解的百年以来的“国家”,指的是欧洲19世纪初,因拿破仑征服欧洲的战争所引发的欧洲民族主义国家的兴起。

    尽管这些民族国家成立的条件,主要的并不是梁启超所理解的土地-人民-居而守之的关系,也不是卢梭民约论所阐释的主权观念,而是德国的民族主义国家观念,但毫无疑问,民族国家兴起时,所自证合理的逻辑中自然包含了梁启超所给的两个条件。

    卢梭民约论(按:社会契约论)要证明的核心理念,是民权高于君权,亦即只有人民自愿缔结了生活共同体,且将自身在生活共同体中的权利保障之权力,通过让度给被称作“人民主权”的“公共意志”后,基于这样的“公共意志”所构成共同体——国家——才有其成立的合法性。

    所以,君主可以代表主权但君主不是主权,也不是主权的来源;而君主也只有得到人民的授权后,才可以合法地代表主权。

    但是,正如欧洲的国家论者所看到的那样,让所有人自愿地去缔结这样一份让度自己权力的“民约”,实际是不可能的,因而连卢梭本人都同意多数人(而不是全体)的意见,可以作为缔结这份“民约”的依据。这便是议会制被认为可以作为国家成立的重要依据。

    按照上述逻辑,梁启超自然地会认为,家族之国或酋长之国或诸侯封建之国或一王**之国的古昔之中国,是一个不完全的国家,因为这些所谓的“国”不符合欧洲流行的以“民约”建立国家的标准。

    但梁启超混淆了依“民约”论建立的国家,和以民族主义国家观建立的国家之间的区别,他简单地将凡是有“议会制”的国家都归为具备“合法性”的完全国家。

    2011-03-2316:21:07

    (续上)

    而梁启超的良苦用心也正在这里。

    他反对革命者认为中国是一个老旧——死期将至——国家的意见,因为中国从“不完全”之国到未来的“完全”之国,正在进行中,因为中国数千年来只有“朝廷”而没有“国家”,朝廷是一己之私产,国家是人民之公产,两者没有关系,不能认为朝廷将死就是国家将死,盖因朝代继替有其成长到死亡的周期,而国家从孕育到成长也有自己的生命周期,所以,有朝廷时代的古昔中国,是中国成为完全国家的少年期而已,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有充足的理由,去欢呼少年中国将成长为一个完全的国家——“美哉,我少年中国乎!”

    但梁启超不仅仅反对革命者称中国为一老旧之国家,他同时也抨击致使这个老旧国家,难以成为完全国家的那些老后(慈禧)、老臣、老将和老吏者。

    所以,他认为:“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中国如称霸宇内,主盟地球,则指挥顾盼之尊荣,惟我少年享之。于彼气息奄奄、与鬼为邻者何与焉?”【20】

    【20】林文光选编,梁启超文选-少年中国说,四川文艺出版社,2009年。

《国体转型与共和之路——以新历史文化观解析近代史(连载)》最新章节就到艾克小说网【www.ik555.net】 手机版【m.ik5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