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0节

作者:居原氏
    2011-04-0711:09:26

    (续上)

    布告虽成,但众人见黎元洪并不心甘情愿,恐误事机,既商议,设谋略处作为议事机构,由吴兆麟、蔡济民、李翊东等15人组成。

    谋略处首先确定事宜为:以谘议局为湖北省军政府,国家更名为中华民国,改国家政体为五族共和,采用五色国旗,中华民国年号采黄帝纪元。

    2011-04-0711:49:39

    【补遗】中华民国名称的由来

    中华民国,由孙文最早提出。

    1904年,孙中山在美国发表《中国问题之真解决》演讲,用“NationalRepublicofChina”,指“中华民国”。

    1906年12月,同盟会在东京召开纪念《民报》创刊一周年大会,孙文在演讲时,第一次用汉语提出“中华民国”名称。

    1907年,章炳麟在《民报》第十七号上发表《中华民国解》一文,“中华民国”这一名词为更多人所了解。

    1916年7月,孙文在上海作题为《中华民国之意义》演讲,说:“诸君知中华民国之意义乎?何以不曰‘中华共和国’,而必曰‘中华民国’,此‘民’字之意义,为仆研究十余年之结果而得之者。欧美之共和国创建远在吾国之前,二十世纪之国民,当含有创制之精神,不当自谓能效法于十八、九世纪成法而引以为自足。”

    “更有进者,本党主张之民权主义,为直接民权。国民除选举权外,并有创制权、复决权及罢免权,庶足以制裁议会之**,即于现行代议制之流弊,亦能为根本之刷新。由此,这‘中华民国’中的‘民’字绝对是核心内容,不可不用。”

    1923年10月20日,孙文在广州为全国青年联合会所作演讲中,再次提及这个问题:“‘中华民国’这个名词,是兄弟从前创称的,这个名词到底是什么东西呢?诸君自然知道‘中华民国’和‘中华帝国’不同,帝国是以皇帝一人为主,民国是以四万万人为主。”

    据此,大多数人认为,孙文提出“中华民国”国号名称,重视的是“民”字所蕴涵的国家主权在民的思想。

    章炳麟1907年作《中华民国解》一文,从历史角度论述了孙文提出的以“中华民国”作为新国家名称的合理性。他说:

    “诸华之名,因其民族初至之地而为言。世言昆仑为华国者,特以他事比拟得之,中国前皇曾都昆仑与否,史无明征,不足引以为质。然神灵之胄,自西方来,以雍、梁二州为根本,宓牺生成纪,神农产姜水,黄帝宅桥山,是皆雍州之地。高阳起于若水,高辛起于江水,舜居西城(据《世本》,西城为汉汉中郡属县),禹生石纽,是皆梁州之地。观其帝王所产,而知民族奥区,斯为根极。雍州之地,东南至于华阴而止;梁州之地,东北至于华阳而止。就华山以定限,名其国土曰‘华’,则缘起如此也(按此亦属想当然耳之说)。其后人迹所至,遍及九州,至于秦、汉,则朝鲜、越南皆为华民耕稼之乡,‘华’之名于是始广。‘华’本国名(按此亦未确),非种族之号,然今世已为通语。世称山东人为‘侉子’,‘侉’即‘华’之遗言矣。正言种族,宜就‘夏’称,《说文》云:‘夏,中国之人也。’或言远因大夏,此亦昆仑、华国同类。质以史书,‘夏’之为名,实因夏水而得。是水或谓之‘夏’,或谓之‘汉’,或谓之‘漾’,或谓之‘沔’,凡皆小别互名。本出武都,至汉中而始盛。地在雍、梁之际,因水以为族名。犹生姬水者之氏‘姬’、生姜水者之氏‘姜’也。‘夏’本族名,非都国之号,是故得言‘诸夏’。其后因族命地,而关东亦以‘东夏’著。下逮刘季,抚有九共,与匈奴、西域相却倚,声教远暨,复受‘汉族’之称。此虽近起一王,不为典要;然汉家建国,自受封汉中始,于夏水则为同地,于华阳则为同州,用为通称,适与本名符会。是故‘华’云,‘夏’云,‘汉’云,随举一名,互摄三义。建‘汉’名以为族,而邦国之义斯在;建‘华’名以为国,而种族之义亦在。此‘中华民国’之所以谥也。”

    2011-04-0711:55:41

    (续上)

    起义在武昌一战而捷,汉口、汉阳也接连起义,武汉三镇均落入革命者手中。

    在这种情况下,武汉绅商领袖们也行动起来,在与谘议局汤化龙等磋商之后,于12日发起了一个保安社,以维持武昌的治安。

    这标志着城市上层社会中的改良派联合了起来。

    保安社成员及汤化龙还拜访了被起义军软禁的黎元洪,产生了三项成果。

    一是向汉口外国领事发出通知,要求他们保持中立;

    二是以汤化龙名义向全国各省谘议局发出支持革命的电报;

    三是促使黎元洪于13日表示支持革命。

    这样,武汉乃至湖北的士绅改良派、绅商改良派、前清官员、新军军官和革命党人,组成了以黎元洪和汤化龙为领袖的湖北军政府。

    在此后的日子里,是湖北各地的起义与汉人新政府的渐次建立。

    到12月为止,湖北省仍然掌握在清政府手中的是东北一角的麻城、黄陂一带。

    各地建立的新政府,与武汉基本一致,均是当地维新派士绅、绅商及地方豪门、新军军官和少数革命者的联合。

    这种结构的新政府,既决定了它是一个有能力进行地方治理的机构,也为以后20年间地方势力与军官联合占地为王,留下了隐患。

《国体转型与共和之路——以新历史文化观解析近代史(连载)》最新章节就到艾克小说网【www.ik555.net】 手机版【m.ik5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