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2节

作者:居原氏
    2011-04-0716:40:34

    (续上)

    由上表可以看到,在1911年10月至1912年2月,中华民国正式成立为止的4个月时间内,在前后出任16省市都督的22人中,新军军官11人,清政府巡抚4人,革命党人(职业革命者)4人,省谘议局议长2人,绅商1人。军人、改良派或立宪派占了大多数。

    如果从这些人的学业及功名来看,至少有8人拥有举人以上的功名,包括5名进士,如果将另外3名秀才(监生)算进来,则有功名的人超过了一半。

    这或许可以说明,为什么在各省独立后,普遍发生了革命向右或保守方向转化的原因;也可以由此理解,为什么湖南立宪派的谭廷闿,要除掉革命者焦达峰了。

    此外,在所有22人中,只有后来成为桂系军阀鼻祖的陆荣廷出身寒门,且是一个白丁,其他人均属于读过书的人,且在国内或日本读军事的有11人之多。

    这种对军事的重视,反映了那个时代军事力量的成长,已经到了一个对社会有举足轻重影响的地步了。

    这表明,在科举废除情况下,年轻人对成为士绅文人的愿望正在降低。

    2011-04-0716:43:17

    (续上)

    在独立各省的22命都督中,参加过同盟会或具有明确革命思想的有10人。

    考虑到同盟会本身的影响力,在1910年以后已经因内部分化而逐渐式微,这一成绩还是非常不错的。

    只是像武昌起义如此重大的事变,同盟会的主要领袖,居然在事发之前,不太相信湖北新军革命领袖们可以取得成功,无论如何都是难以解释的。

    只有一种可能性,就是同盟会的革命者,对于在中国如何进行一场革命,实际上并不清晰,这包括在随后为保卫武昌起义成果,而与清政府的战斗中,以及中华民国组建时,对武昌起义领袖们历史功绩的尊重,都是不够的。

    甚至革命成功后,革命力量都不能保证焦达峰、张振武、蒋翎武等人的安全。

    这些中国革命的重要功臣,在革命成功后,被自己的同盟者杀害了。

    2011-04-0716:46:12

    (续上)

    焦达峰被谭廷闿为首的革命同盟者,于1910年10月31日杀害。焦达峰在背后被刺入一刀后,最后说的是:“杀我无妨,只莫扰乱湖南秩序!”

    张振武曾经在武昌起义成功之初,反对由黎元洪出任都督,甚至认为应将黎元洪斩首示众,他认为,这是和中国王朝的过去实行全面决裂的重要象征。

    1912年1月,张赴沪购械。在沪广事交游,谋另组北伐军,倡言二次革命,深为黎元洪所惧,乃电请袁世凯授予官职,调离湖北,张两度未就。

    后黎设计将张诓入北京,复密电袁捕杀。1912年8月16日凌晨,张振武在京遇害。

    蒋翎武于1913年8月6日遭袁世凯通缉。8月29日在广西全州府兴安县被捕。

    黎元洪闻讯,电袁世凯请予“迅诛”。

    袁便命广西都督陆荣廷“就地枪决”。

    9月9日,蒋作《遗书》及《绝命诗》4首,就义于桂林。

《国体转型与共和之路——以新历史文化观解析近代史(连载)》最新章节就到艾克小说网【www.ik555.net】 手机版【m.ik5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