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9节

作者:居原氏
    2011-04-1111:20:55

    【史外肆言】士绅共同体的分化,是帝制国体倾覆的重要原因。支撑帝制国体的另一极,乡村生活共同体,也即将开始进入瓦解的进程。但由于乡村生活共同体1911年帝制倾覆时,还基本上处于稳定状态,因而,帝制国体的政体尽管不存,但新国体却难以在乡村生活共同体没有瓦解情况下建立起来。

    这是理解辛亥后,中国社会的关键。

    2011-04-1114:12:37

    (续上)

    但是,立宪派与共和派之间的联合只是暂时的,因两者本来就缺少合作的基础。

    以士大夫出身为主的地方维新立宪派,对革命的态度原本模棱两可,并不打算推翻清室,但清室迟滞立宪、成立皇族内阁使他们深感失望。

    正是这种失望情绪,使他们在革命者取得对地方清军的军事优势时,或地方民众情绪明显地赞同革命时,采取了与革命者联合的策略。

    当然,民族主义情绪和武昌一战而成功所引发的社会激情,也感染着他们。

    2011-04-1114:14:15

    (续上)

    正是立宪派与革命党人这种暂时的联合,使立宪派在革命后的社会结构中取得了较大的优势,反而将革命派置于尴尬的境地。

    革命派一方面必须依靠与立宪派的联合,才能成功地推翻清室并维持社会秩序的安定;另一方面,也只有依靠立宪派在地方社会中的威望和政治经验,才能保持与袁世凯进行周旋时,可获得足够的支持,并通过以立宪派为主的参议院作为制约袁世凯的力量。

    只是令革命者失望的是,立宪派实际上并不是可依靠的政治力量,他们在袁世凯事实上取得对全国的控制权后,很快又转向与袁世凯合作。

    这是影响孙文革命不彻底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2011-04-1114:16:01

    (续上)

    正是立宪派与革命党人这种暂时的联合,使立宪派在革命后的社会结构中取得了较大的优势,反而将革命派置于尴尬的境地。

    革命派一方面必须依靠与立宪派的联合,才能成功地推翻清室并维持社会秩序的安定;另一方面,也只有依靠立宪派在地方社会中的威望和政治经验,才能保持与袁世凯进行周旋时,可获得足够的支持,并通过以立宪派为主的参议院作为制约袁世凯的力量。

    只是令革命者失望的是,立宪派实际上并不是可依靠的政治力量,他们在袁世凯事实上取得对全国的控制权后,很快又转向与袁世凯合作。

    这是影响孙文革命不彻底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2011-04-1114:19:21

    (续上)

    正是立宪派与革命党人这种暂时的联合,使立宪派在革命后的社会结构中取得了较大的优势,反而将革命派置于尴尬的境地。

    革命派一方面必须依靠与立宪派的联合,才能成功地推翻清室并维持社会秩序的安定;另一方面,也只有依靠立宪派在地方社会中的威望和政治经验,才能保持与袁世凯进行周旋时,可获得足够的支持,并通过以立宪派为主的参议院作为制约袁世凯的力量。

    只是令革命者失望的是,立宪派实际上并不是可依靠的政治力量,他们在袁世凯事实上取得对全国的控制权后,很快又转向与袁世凯合作。

    这是影响孙文革命不彻底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国体转型与共和之路——以新历史文化观解析近代史(连载)》最新章节就到艾克小说网【www.ik555.net】 手机版【m.ik5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