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6节

作者:居原氏
    2011-06-1123:05:58

    (续上)

    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当然是指书本上的、教条的、王明式的马克思主义;而活的马克思主义,无疑是指正在延安成功地指导中国革命的马克思主义。

    文艺工作者应该以活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改造自己世界观的理论,才能解决不轻视工农兵、不脱离群众的问题。

    而脱离群众、脱离工农兵的问题,不仅仅是小资产阶级作家们的问题,也是国民党的问题,甚至可以说包括孙文在内的所有过往革命者身上都有这个问题。

    显然,**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关于文艺工作的这些意见,也就当然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意见了。

    而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很重要的文艺批评问题,就可以发现,原来“文艺批评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而实现“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不仅是革命文艺家的基本任务,也事关文艺运动的“根本方向”。

    2011-06-1123:08:29

    (续上)

    而**相信,经过整风运动,作家们必定能够改造自己和改造自己的作品。

    殊不知当这一文艺工作的见解,从根据地扩展到全国时,文艺就成为政治的附庸了。

    丁玲也就此失去了对青春和爱的幻想,那个因《莎菲女士的日记》而蜚声文坛的少女,在经历延安整风运动后,已经《脱胎换骨》和《革面洗心》【32】,并学会了去为阳光下桑干河上的土地革命唱赞歌了。

    而更多的作家们,则成为以党的利益为出发点的宣传家了——**成功地改造了一个时代的作家,并为红色延安塑造了一支强大的宣传队伍。

    【32】经历延安整风后,丁玲逐渐放弃个性主义。她后来的丈夫陈明回忆说:“那时她自觉地全身心投入延安文艺整风运动,运动中她写了两本学习心得,一本封面的题目是《脱胎换骨》,另一本是《革面洗心》。遗憾的是这两个笔记本都早已佚失了。”

    2011-06-1123:11:03

    (续上)

    **改造知识分子的方法,与他早年所主张的改造哲学和伦理学,以变换全国之思想的信念是一致的,尽管采用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二元理论,但方法却仍然是王船山的心学之法。

    不过,在这一**深信不疑的方法中,隐藏着**对外在世界与人的内心情感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关系的判断,因此,强化式的政治灌输方式、学习和思想斗争结合、批评和自我批评交互使用,上级指示与自我反省循环,将可使人获得精神的净化和解放;

    而表达这一判断的**所独有的语言,如“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残酷斗争”与“无情打击”、“批评和自我批评”、“理论和实际相联系”、“革命不是请客吃饭”等,则成为**思想的载体。

    2011-06-1217:55:31

    二、蒋中正和**对中国之命运的不同解读

    1、蒋中正的《中国之命运》

    1943年3月,蒋中正用5个月时间写的近20万言的小册子《中国之命运》出版。

    该书对中华民族的成长和发达、国耻的由来与革命的起源、不平等条约影响之深刻化、建国工作之重点、革命建国的根本问题、中国革命建国的动脉与命运等事涉历史和政治的重要问题,阐述了自己的意见,尽管全书由陶希圣及陈布雷代笔,但主要反映的还是蒋中正的见解。

    在《中国之命运》中,蒋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国的前途与归宿应当纳入哪个党的政治轨道?并通过繁复论证得出一个结论:

    “如果今日的中国,没有中国国民党,那就是没有了中国。如果中国国民党革命失败了,那亦就是中国国家整个的失败。简单的说:中国的命运,完全寄讬于中国国民党。如果中国国民党没有了,或是失败了,那中国的国家就无所寄讬,不仅不能列在世界上四强之一,而且就要受世界各国的处分。从此世界地图上面,亦将不见中华民国的名词了。”(蒋中正《中国之命运》)

    促使蒋中正提出问题并给予回答的,是1943年1月国民政府与英美签署的平等条约,以及**1942年10月在蒋中正约见时,对蒋的谈话,这两个具有内在政治联系的事件。

《国体转型与共和之路——以新历史文化观解析近代史(连载)》最新章节就到艾克小说网【www.ik555.net】 手机版【m.ik5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