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4节

作者:居原氏
    2011-06-1921:51:31

    【续上】

    上述第一项的重点是重选国民大会,间接否定了1936年国民大会代表选举的有效性,亦即等于否定蒋中正在5月份国民党六大上宣布11月12日召开国民代表大会的可能性。

    第二项的重点是**希望获得对解放区的行政控制权(五省主席、六省副主席推荐权),并同时扩大对四个直辖市的渗透。

    第三项的重点看是改编后为**保留多少军队的问题,实际上则是力争将改编后的**军队驻防地与解放区合并在一起,因为没有**的军队驻防,解放区也就成为国统区了。

    2011-06-1921:53:21

    【续上】

    9月4日,蒋中正否定了**的建议,提出**军队以12个师为最高限度,不承认解放区,已当选国民大会代表仍然有效但可增加名额。

    国民党代表张群、张治中和邵力子指责**十一条“根本于国家政令军令之统一背道而驰。”

    对此,周恩来反驳到,**没有提联合政府和党派会议、不反对召开国大、也不另召开解放区人民代表会议,是保证谈判成功政治基础的重大让步,**拥有的武装是革命发展的结果,谈判是为避免双方的武装争夺,以民主和平方式解决矛盾。【7】

    【7】**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898-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632-633页。

    2011-06-1921:54:59

    【续上】

    9月10日国共第3次谈判时,周恩来改变了策略,提出在召开国大之前,应召开一次党派会议,商讨国是,并不同意国民党11月召开国民大会。

    这一策略,与此前国共谈判中的策略如出一辙:通过提高或改变条件迫使对手认可此前条件。

    因此,在11日讨论国民大会代表时,周恩来明确提出国民代表不重选殊难通过,可增加三分之一代表作为补救方法。【8】

    这一问题后来转变为讨论周恩来坚持的政治协商会议问题。

    【8】**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898-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633页。

    2011-06-1921:57:46

    【史外肆言】通过提高或改变条件迫使对手认可此前条件,是1944-1946年间,**与国民党谈判的主要策略。这一策略可用到商战上啊。需要注意的是,前提是对方视野不够宽,以实力作为基础,而真正的实力对方实际上介于清楚与不清楚之间。呵呵

    2011-06-1922:00:30

    【续上】

    谈判的另一焦点为**军队改编问题。

    蒋中正所定12个师,与**48个师的要求相距甚远,自然难以获得**认可。

    周恩来便提出将国民党263个师、**120个师按7:1的比例一起缩编的方案,同意在48个师基础上减少5个师缩编为43个师,并举例说,如果中央军缩编为60个师,**应为10个师,中央军缩编为120个师,**应为20个师。【9】

    与军队改变相关的解放区问题,双方更是讨价还价,**最终以让出山西省主席提名权,改为该省副主席,增加了陕甘宁边区主席和东北行营主任的要求,同时不再坚持长江以南各地副主席(副市长)提名权,因为**已经做了将军队集中于江北而舍弃江南的战略调整了。

    这被国民党方面看作是**欲三分天下而治的计划。

    【9】程思远主编,中国国民党百年风云录,延边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470页。

《国体转型与共和之路——以新历史文化观解析近代史(连载)》最新章节就到艾克小说网【www.ik555.net】 手机版【m.ik5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