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92节

作者:居原氏
    2011-08-1621:41:07

    【续上】

    城市的发展,建立在对土地的利用和资本主义性质的工商业活动基础上。

    因而在城市中不可能像在乡村中那样,可将财富按平等主义原则去均分,这就使那些失去土地的社会下层人士,不得不沦为创造财富的工具。

    在财富的天平,慢慢向少数富有者移动的过程中,欧洲的以财产权来定位个人身份地位的规则,开始支配城市社会,这为商业力量夺取帝制时代政治力量在城市生活中主导性权力,提供了可能性。

    这种趋势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是,由于中央政权必须将对权力的关注放在城市一端,使乡村-农民自治共同体-农业秩序体系,和城市-财产权等级结构-商业秩序体系之间,出现了一个越来越大的缝隙。

    当这个缝隙,大到足以使政治力量对乡村的影响几乎消失时,中央政权便只能让乡村为造反者所占领。

    2011-08-1621:43:02

    【续上】

    除了最初和1910-1911年间的广州起义外,孙文所策划和领导的,旨在推翻帝制的多次起义,沿袭的是旧社会的造反方式,即便广州起义,也是旧中国的书生式起义。

    而只有武昌以新军为主的起义最后取得了成功。

    其原因在于,武昌起义是意外地按照欧洲的造反模式发动的,这一模式可追溯到希腊城邦内部的政治斗争范例。

    但起义之后,由于中国还不具备革命者实施自己理想的社会条件,不得不与旧政权的残余去分享政治权力。

    革命者让度权力的主要政治条件,是新政权必须按照欧洲的政治惯例,建立欧洲样式的中央政权。

    结果证明这完全是天真的想法;即使革命者与立宪派联合,企图以政党代议制的欧洲范式,来制约帝制政权的政治惯例复活,也没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2011-08-1621:44:49

    【续上】

    而最终阻止帝制惯例复活的,不是欧洲政治惯例的原则,而是中国传统的通过地方造反破坏失去人心的旧政权的法则。

    在欧洲原则和旧秩序法则都不能取得优势的情况下,欧洲的军事模式与中国的士绅模式,进行了奇怪的结合,由此产生的军绅政权通过混乱的厮杀,暂时将乡村秩序和城市秩序稳定在各自的原则下,任凭那些在欧洲化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知识精英们,在象牙塔里高喊着民主和科学。

    2011-08-1621:46:41

    【续上】

    这造成了不期然而出现的政治局面:以旧秩序为背景的军绅政权(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和以新秩序为追求的绅军政权(孙文南方军政府)之间,展开了以擭取乡村资源和控制城市财富的南北争夺战。

    最后是南方政权从两广出发(北伐战争),延长江流域东行和北上,将旧秩序势力推回产生它的政治基础的以乡村为主的北方故地。

    结局是可以预料的:代表欧洲原则的、以城市商业力量为基础的南方绅军政权,终结了代表旧秩序法则的、以乡村力量为基础的北方军绅政权。

    2011-08-1621:48:03

    【续上】

    一个重大的历史拐点是,在新兴起的以政党专政(训政)为理念的欧洲化力量中,既残留着旧秩序的痕迹,也包括有反欧洲正统原则的另外一个政党的存在。

    如果不是残留的旧秩序痕迹的影响,完全有可能在奉行欧洲正统原则和反欧洲正统原则的两个政党之间,找到一个融合点,使在按欧洲政治原则建立的中华民国南京政权中,将政治反对派作为矫正过度欧洲化的阻力器,使新国体在东西两端之间维持适当的平衡。

    2011-08-1621:50:55

    【续上】

    遗憾的是,这一局面并没有在抗战胜利后形成,反而使反欧洲传统的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乡村中找到了生存的土壤,并以顽强的生命力成长为反欧洲的强大政治力量。

    这一力量,以摧毁旧秩序赖以为继的乡村共同体作为自己的使命,并以财产权所衍生的阶级斗争理念,给“打土豪、分田地”的粗暴行为,染上红色的马克思主义色彩,也让农民子弟的鲜血,成为掀翻奉行“欧洲政治原则+列宁主义政党+旧秩序痕迹”的蒋中正政权的浪潮,以期建立一个“中国式平等主义+列宁主义政党+旧秩序痕迹”的新政权。

    在这个过程中,执着于欧洲政治原则,并企图以这个原则来清除旧秩序痕迹的以知识分子为主的宪法派,徒使自己陷入与城市工商业力量同样的发展困境中。

    因为,1945年时,城市工商业的70%,已经失去了它们在欧洲的发展条件,成为官僚资本和国民党政权的政治和军事基础,而作为中国法则基础的乡村力量,已经大体上成为**的政治基础。

《国体转型与共和之路——以新历史文化观解析近代史(连载)》最新章节就到艾克小说网【www.ik555.net】 手机版【m.ik5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