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4节

作者:东莞郭菁菁
    2011-02-0822:08:07

    特别感谢老友老蔀的支持与问候!也感谢owen22、llaw9888、东方火炬三位朋友的支持!至于某些失去了心性的人的狂吠,让它去狂吠吧,我们且走自己的路。呵呵。

    2011-02-1420:51:25

    对清史的另类阅读

    林伟光

    我们对历史的认知,在通常的状况,当然是从正史中获知,二十五史皇皇巨典,从司马迁一路而来,十分正统。历史总是胜利者书写的,不能说正史有什么不妥帖,但就是这冠冕堂皇,却让我们有所疑惑,人们总想从这冠冕堂皇的正面,去窥视哪些细节,生动与真实的细节,或者这更接近于历史的本来。多么不容易呵,幸好还有一些劫后残灰似的孑遗,即所谓的野史,多数名列**。或者片言只语,或者只是模糊的面孔,我们却依稀接近了真相。

    平常,自己也喜欢随便翻翻,——如今,大家都浮躁,这就凸显了随便翻翻的好处。经常翻翻的就有鲁迅的文章,是两本他的手稿选,其中恰好就有名篇《病后杂谈》与《病后杂谈之余》,他说到读一本《蜀碧》,当是野史,十分清楚地记录了张献忠的祸蜀,血腥的史实,令我们触目惊心地看到了所谓“农民起义”的另外一面,大大地颠覆了我们从正史中获得的观点。他又说到一本《立斋闲录》,这是写永乐夺权后的残酷的,这所谓的仁君,其行径之下流卑鄙却也一点不比流贼好,对于反对方人物是一点不心慈手软的,而且祸及妇孺,是怎么的令人直冒冷汗的。这么一来,似乎那些经过千方百计粉饰的正史,就没有多少价值了么?也不能这么说的,只是何妨也读读野史之类,多取参照。

    似乎应该感谢当下社会的宽容,在解读历史上更加的多元,对历史感兴趣甚至书写历史的,已不局限于那些历史学家,只要有兴趣我们谁都可以书写,这有些近于娱乐化的时代,对正儿八经的解构显得多么迫切。不过,这也带来了不够严肃的戏说。戏说不是历史,是一种庸俗化的娱乐,难道大家哈哈大笑,过把了瘾之后,就什么都可以不去管它了吗?也太轻佻和不负责任了。然而,幸好在众多的煮酒论史的群英中,仍然有这么几个不一般的,此中就有这一位郭厚英。

    这郭厚英自称是“一介小女子”,小女子没有争锋的雄心壮志,她说,男人写字,文章的起承转合,讲究的是载文载道、经世致用。女子写东西往往只凭直感。这话好像专门为流俗的那句“头发长见识短”做注脚的;可是,你千万不要被她骗了。可不,且读这本《两个女人,一个清朝》,这还仅仅是第一部,刚刚开始了一个朝代的书写,已是气象万千了。首先,令我们耳目一新的,是一种全新的观照与叙述角度。我们常常说“战争让女人走开”,换句话说,好像历史与女人无关的,这不是事实。这里郭厚英以一种生动而详实的叙述,展现历史真实的细节,不仅仅是颠覆,更是一种更正,书写了两个女人如何左右一个朝代历史的史实。不管我们感觉如何,这总归是事实吧。郭厚英说她“往往只凭直感”,恐怕不仅仅直感吧,没有一份对历史解读的颖悟,与崭新的体验,绝对不可能。其次,则是因为她的没有因袭与负累,她不是历史学者,一个写手也罢小女子也罢,总归是普通人,不必有过分沉重的担当,只因为喜欢,可以相对自由地说自己对历史的解读,往往就能见人所未见,这份独特与敏锐,恰正是一般写史者所不容易做到的。从一个完全个人的角度,别辟蹊径,或许由于同是女性,郭厚英天生的有一份亲近、宽容、理解的情愫,可以更活泼泼地给我们勾绘出这两个女人生动的姿影。这是怎么的两个女人?不是普通的女子,是左右清朝命运的人物,一个是孝庄,出现于清朝蓬勃上升的时代,一个是慈禧,活在清朝即将落幕的瞬间。在历史上,她们可能一个可称圣母,一个却只能被骂为妖妇;可是,郭厚英不管这些,在她更愿意抛弃种种既有的结论,以一份平常心去接近她们,把她们还原成人,以此去观照她们。从这一点看来,她们都是历史的悲剧式人物,面对历史,她们身不由己,卷入了种种是非,屈辱地去承受一切的痛苦。不管后人好评如潮也罢恶评如海也罢,她们都是历史的牺牲品。因此,郭厚英摆脱了世俗的是与非,以局外人的超然,潇洒地而不是拖泥带水地诠释自己对她们的感情,这显然不是历史的,也无所谓公正与否,是一种个人的感情,极私人的一份情绪。

    这也未尝不可,这种对清史的另类阅读,也是任人评说的一种可能。当然,这也仅仅开始,大幕拉开后的序曲,跌宕起伏的精彩还在后头,那些倩影仍只隐隐约约,我们充满了期待。不过,有一点要欣赏的,就是郭厚英的写作是谨严的,她不戏说,文字的花团簇锦背后是扎实的历史的功夫,这就在好看之外更有了说服力。

《一个清朝,二个女人——一部女子私阅清史的最佳读本》最新章节就到艾克小说网【www.ik555.net】 手机版【m.ik5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