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节

作者:居原氏
    2011-03-1123:49:54

    (续上)

    而每年因为贸易失衡而导致的白银流失也极其庞大。

    从1865年开始,清朝政府就陷入贸易失衡状态,除1872-1876年短暂期内出现微小的顺差外(250-1000万两),其余时间内清政府都为巨额的贸易逆差所困。

    1885年贸易逆差为2319万两,

    1895年贸易逆差为2840万两,

    1905年已经扩大到21921万两。

    要不是海外华侨每年汇入价值约5000万两白银,以及外国使节、传教士和其他团体每年花费约1000-1500万两,部分减缓了贸易逆差【3】,清政府的国际债务按所占GDP的比例来说,恐怕已经超过今天的美国政府了。

    但美国政府可以靠增发美元将国际债务转化为外国投资,而清政府只能靠进一步举债和出让主权及经济权利,来苟延残喘。

    这些被损害的主权权利及经济权利包括经营未经授权的银行、控制轮船运输、修建和控制铁路、侵占和控制采矿业及制造业等。

    【3】数据引自:徐中约著《中国近代史》。

    2011-03-1200:02:53

    (1)基于银行业的财富掠夺:

    因为中国的钱庄不具备对外结算功能,列国1842年开设的丽加银行,1853年开始的麦加利银行,1864-1865年开设的汇丰银行,就一直垄断着中国的外贸和财权;加上后期开设的德国德华银行、华俄道胜银行、日本横滨正金银行、美国汇源公司和花旗银行、以及法国、意大利、比利时银行等,在1898年政府允许创办中国私人银行之前,这些外国银行在中国发挥着本国政府财政代理的作用,不仅接受作为外国担保的中国海关税收及专项税款,甚至还未经中国政府授权以治外法权为依据发行自己的钞票。

    这些钞票是十足的掠夺中国财富的工具。一方面用这些钞票买下中国的货品,卖掉后换成硬通货白银;另一方面,又用清政府、私人和官方白银存款进行在中国的投资【4】。

    这样,中国民众或机构持有的外国银行的存款票据或钞票,就相当于欠条了;随着银行的倒闭或解散,将变得一无所有。所以,称这些银行为专门掠夺中国人民财富的洗钱机构,是十分贴切的。

    (2)控制中国的轮船运输业:

    通常情况下,在一个独立国家里,是不允许外国拥有内陆水域商船通行权的。

    但基于不平等条约,1862年,美国率先在中国设立了上海轮船公司,15年时间里,它一直是中国最大的船运公司。1872年,英国太古银行开始投入运输运营。

    这些外国船运公司,由于轮船行驶快而载重量大,很快抢占了中国传统的沿海船运及内河船运事业。

    尽管1872李鸿章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来保护国家利益,但外国轮船公司还是控制了中国的沿海船运和内河船运,中国本土航运业所占份额急剧下降,从1880年的30.4%下降为1900年的19.3%,大量靠内河船运为生的船工更因此失去生计。

    (3)铁路建设及路权控制:

    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后,疯狂地擭取铁路特权,成为列强控制中国和掠夺中国财富的一种新方式。

    对西方列强已经没有任何制约力的清政府,1895年被迫允许法国修建从印度支那到云南全长465公里的铁路;

    俄国获得修建从西伯利亚横穿东北至海参葳的铁路,全长1723公里,1897年又从中国勒索到修建南满铁路特权,直达旅顺和大连港,全长1140公里;

    德国1897年获得在山东修建胶州到济南长458公里的铁路特权。

    这些铁路主要由列国用贷款修建,其路权长期为修建国所霸占,他们不仅不向中国支付任何费用,而且拒绝就铁路营运向中国交纳任何税费。

    更厚颜无耻的是,德国和俄国等还强迫清政府同意其拥有铁路沿线两边30里范围内的矿产开采权。

    或许对中国来说最不利的是,外国拥有的铁路,不仅是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财富的工具,而且也是列强在中国政治和军事影响进一步加深的武器【4】,无疑提高了他们在中国境内的战争能力。

    这是商业-军事体系在中国境内商业侵蚀和军事侵略的典型实例。即使是中国自己修建的铁路,因财力不支,也要靠向列强贷款来修建,必然受列强的控制和影响。

    (4)侵占中国的采矿业和制造业:

    英国于1900年设立开平煤矿,开始采掘中国的煤炭。

    而日本则对中国的矿产尤为热心,1902年控制的汉冶平煤铁公司,则是其大肆盗掘中国煤矿和铁矿的专门公司。

    到19世纪90年代时,西方列强除了在贸易、银行、轮船运输、铁路特权、采矿业方面渗入和控制中国的经济和资源外,还在包括修造船、纺织及纺织品、制糖、缫丝、酿造、茶叶加工、烟草、包装、冷藏等制造业领域,依靠从中国获得的战争赔款和贸易顺差进行投资和资本控制【4】。

    【4】参见:徐中约著《中国近代史》。

    2011-03-1200:12:24

    3、列强财富掠夺的性质及评价

    欧洲国家以及欧洲化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和日渐增强的在华的商业-军事体系的扩张,到1902年时在华投资总额达到7.88亿美元(约合10.25亿两白银),1914年达到20.94亿两白银。

    尽管这些投资和近代商业、工业、银行业及运输业的发展,为中国近代的经济由农业向工商业转型,提供了基础和动力,但这绝不是欧洲人的良好动机和善心的展现。

    当时没有、今天也没有人可以就此认为,这些投资在客观上具有一定的“发展正义性”。

    相反,所有这些投资依靠的恰恰是从中国掠夺的财富和资源(按:总量不低于60-80亿两白银)。

    而且这些掠夺于中国的财富在部分投资于中国的同时,也支撑了欧洲国家的全球霸权以及欧洲化国家的世界扩张。

    尤其是日本和俄国,正是来源于中国的巨额赔款和资源擭取(这两个欧洲化国家主要在中国进行掠夺),才使它们从一个相对落后的近代国家,快速地实现了向现代化的跃进。

    相反,这些所谓的“发展正义性”,却使中国从一个相对富裕的国家,变成一个日益贫困的国家,使中国百姓从相对幸福自足的生活状态,滑向即使辛苦劳作也难以保证一家大小温饱的悲惨处境了。

    尽管如此,对欧美国家来说,问题的实质仍然是,无论欧洲及欧洲化国家,如何对中国的财富和资源进行掠夺和控制,都不可能在短期内使中国成为像印度那样的殖民地,以及像日本那样的欧洲化国家,更不可能使中国像美洲印第安人、非洲南部国家那样,彻底屈服于欧洲列强野蛮的征服战争。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兴起的洋务运动、在甲午战争后崛起的维新变法运动、1901奋起的义和团抗外斗争以及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目标的辛亥革命,都无一例外地显示了中国人民在征服者所施加的屈辱和暴行面前,不妥协的态度和顽强抗争的精神。

《国体转型与共和之路——以新历史文化观解析近代史(连载)》最新章节就到艾克小说网【www.ik555.net】 手机版【m.ik5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