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节

作者:居原氏
    2011-03-1600:31:26

    (2)西周的分封制、爵位体系、官制及俸禄制度

    中国王制国体遵循的是法天则地原则,这由华夏人的合和天性而决定。

    这一天性引导着中国人的智慧,去建立一个符合法天则地思想的国家秩序,以使各方国之间为维持相对平等的关系而确认君王拥有超越方国的王权,并使王权成为制约方国恃强凌弱的主要威权。

    因为中国人相信,王权的合法性,来源于君王对法天则地原则的践行而不是背弃。当君王背弃了这一最基本的原则时,人们可基于法天则地原则而行使废弃君王的权利。

    因此,王权的成立及其所基于的原则,赋予了君王可以依据法天则地原则制定国家制度的正当性。

    由于方国大小不一且与王畿所在地距离不等,至少从商代开始,按照大小、重要性和距离疏远,对部族方国进行了差等管理,建立了分封制及封国爵位体系,如周文王被帝纣封为伯侯等。

    周武王立国后,在继承夏商两代爵位制度基础上,根据国家已经扩大为“方五千里”的事实(大禹时期名义为方五千里,实际为方三千里),重新调整了爵位体系。

    周代爵位分两类,一类是封国之爵,一类是封田之爵。

    2011-03-1600:39:39

    作者:洋奴都应绝后回复日期:2011-03-1600:28:49

    社会科学基础是历史,现在的很多学者,丝毫不了解中国和世界历史,夸夸其谈,其实狗屁不通,最显著的就是西方经济学(典型的伪科学)

    中国古代将历史作为最重要的学问,绝对是极为高明的,因此古人留给我们了其他任何民族都难以比拟的历史文献,这笔宝贵的财富是后人们受益无穷——

    完全赞同!近代发生的多次方向性失误,就是错误历史观或受他人历史观影响导致的。这是我之所以决定发这个帖子的主要原因。

    虽然尽了努力,但能否对历史保持客观的认识,我也不敢说可以完全做到——因对欧洲人的历史尚算有一个较明白的理解,故而对中国历史更加珍爱了,——这或许会影响我的判断,但相信,只要基于事实而不是什么主义或理论,即使出现偏差,也是在可被原谅的范畴。

    呵呵——在讨论中,如果有偏差,也请原谅啊!

    2011-03-1600:50:57

    (续上)

    封国之爵:分五等,依次是公、侯、伯、子、男,这类爵位的俸禄即为封国之田。封田之地依次为100里、100里、70里、50里、50里或50里以下;其中50里以下的不归天子直接节制,附属于某一诸侯国代为节制,称为附庸。

    可被授予爵位的人分为4类:一是君王家族及直系子嗣(实封约50余国),二是有功于国人士,三是前代君王后裔(以使其有土地奉祀先人),四是归顺君王的部族方国首领。他们统称为诸侯,后三者实封约120余国。

    封田之爵:由各诸侯辖制的爵位,也分五等,依次是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这类爵位俸禄以田亩计,故不能称为国。

    中央官职设置:王国官职分为公3名、卿9名、大夫27名、上士81名四级,此即所谓三公九卿制。

    公、卿、大夫、上士四级中央官员各自俸禄依次为100里之地(同公爵)、70里之地(同伯爵)、50里之地(同子男爵)、50里以下之地(同附庸)。

    《尚书.周官》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以少师、少傅、少保、冢宰、宗伯、司徒、司马、司空、司寇为九卿。

    封国(地方)官职:分大国、次国、小国三类,分别设置不同的官员等级和数量。其中:

    大国卿3名、均由天子任命;

    次国卿3名,2名由天子任命,1名由诸侯国国君任命;

    小国卿2名,均由诸侯国国君任命;

    又,卿之爵位虽相同,但小国之卿位在次国之下,次国之卿位在大国之下;大国、次国、小国各有下大夫5名,上士9名,中士9名、下士9名。如大国如县、小国如乡的话,官职要比今天为少。

    2011-03-1601:15:25

    (续上)

    除了专治历史的方家之外,现今的很多人恐怕不太愿意花时间去弄明白周代的爵位体系和官员体系及其俸禄制度。

    而且由于各类史料对古代经典中有关周代王制制度的解说并不相同,这对理解王制制度造成了干扰。

    因此我们试着按《礼记.王制》提供的资料,将上述爵位体系和官员体系及其俸禄做成下表。

    2011-03-1601:34:52

    作者:洋奴都应绝后回复日期:2011-03-1600:50:45

    我的历史观:

    对于辛亥前的历史,不能批评古人**;辛亥后民主共和成为最高正义标准。

    因此指责朱元璋**是迂腐和脑残,为袁世凯翻案更是蠢材加弱智(那位沙梨熊和金满楼就是),毛更是大开历史的倒车。

    ---------

    兄台的历史观及对中国历史和文明的评价,我基本认同。但是,这些评价那些洋奴们恐怕决不会认同。这主要是由于一些错误的历史观影响太强大。如果不能由铁的事实去做一次本来不需要、但现在不得不做的证明,很多人是转不过湾来的。

    即便兄台,在理智和情感上都转过了这个湾,但恕我直言,你的湾转的也并不彻底。

    民主共和可能是很好的政制,但它对欧洲人及已经被欧洲化的国度是好的,而对非欧洲化国家来说,这一来自欧洲文明体系的政制,未必是最好的,或说作适宜的,——正像我们不能说制约君权没有民主制不行那样。

    我的这个质疑,当然会引来大量的误解。但我还是要问,人们到底凭什么来制约君权?即:使人们能够制约君权的那个多数票决制,难道会不因大多数人的错误而失效吗?

    如果不会的话,罗马共和国怎么会演变为帝国的?希特勒由于得到三分之一的最大份额票而被授权组织政府;2004年,美国人票选了一个善于撒谎的人作总统,结果是这个同志的当选,成为美国历史由强转弱的拐点。

    这三个例子,够不够?

《国体转型与共和之路——以新历史文化观解析近代史(连载)》最新章节就到艾克小说网【www.ik555.net】 手机版【m.ik5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