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节

作者:居原氏
    2011-03-1711:12:21

    (续上)

    王制国体在中国延续2400年,基本社会制度保持着大致上的一致性。

    为这一社会形态提供稳定性基础的是“法天则地”和“天下为公”观念。

    九州五服天下一统制度和以祭天典礼为中心的礼乐制度,所依据的是“法天则地”思想;而“天下为公”观念,则是分封制与平等的封国联盟、井田制与什一税制度、设官分职与选贤任能制度的思想基础。

    这样的思想产生于以农耕为生的中国人对孕育万物的大地的感激,对高远无常的天的敬畏,以及对宇宙万物生存法则的感悟。

    这使华夏民族很早便形成了天地人之间的深刻观念,即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所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礼记.礼运》)就成为各代贤王以“天地为本”确立王制制度的基本原则了。

    当然产生这样的思想,除了与中国质朴的农耕生存方式有关外,土地相对于人口来说较为宽泛,也必定是原因之一。而真正重要的原因是,这是一个以天心为人心的民族,是一个知性远胜于感性的民族,化解善恶福祸之心的方法,惟礼乐和法度也。

    2011-03-1711:15:52

    (续上)

    中国人首先选择的是礼乐而不仅仅是法度,是法天则地而不是人为自然之主,是天下为公而不是天下为私,是循道守德而不是张扬**和激情。

    然而,人处在天地之间,居地而生,靠天吃饭,相对于天地的广大而言,是无助和渺小的,如何法天则地、循道守德呢?

    这就提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天地人的关系问题。

    显然,基于农耕生活的经验和感悟,华夏族对天地人关系的理解从一开始便是客观而透彻的,如老子断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道德经》五章),天地是无所谓仁慈与不仁慈的,它对待万物像刍狗一样,任凭着自然的变化而生灭。

    万物如此,人于天地便也是如此,而且人处在天地之间,并不比处于风箱中的老鼠的处境好多少。

    天地动静不止,变化繁复,“虚而不屈,动而愈出”(《道德经》五章),于虚中产生实物、于无中孕育生机,关键就在于所具有的不可穷尽的变化。人要顺应这种变化只能努力“守中”。

    “守中”之人,最关键的便是做到与天地变化的动静相宜,甚而成为天地之间的“无”。而与天地动静相宜的关键是人心,人心若能虚、若能空,天地之间便为空、便为“无”,若能如此,便会“天地相合,以降甘露”(《道德经》三十二章)。

    显然,天地相合是华夏族对自然变化的的一种感悟,由此感悟引申出男女相谐、阴阳相抱、盈亏相替、祸福相倚,乃至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静制动、为而不争的和谐信念。

    天地相合,循道守德,为而不争,无人可与之争也。

    2011-03-1711:18:06

    (续上)

    然而,尽管道理如此,又有谁可保证人人会为而不争呢?

    炎黄战于阪泉,成汤兴师罪桀,武周出兵伐纣,即便是替天行道,也总是一种争战。

    圣人尚且如此,况且百姓乎!

    大道玄德,不是百姓可以参透得了的,即使参透得了,也不能保证认识上的自觉可自动转化为行为上的自觉。

    这给王者提出了一个如何为王的问题。

    为王者不仅自己应循道守德,还要以身作则,积德行义,教化万民,行法度、制正朔,尚礼乐,以彰王道,非如此不能为王。

    所谓“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尚书.洪范).

    这便是王道——王道荡荡,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2011-03-1711:20:45

    (续上)

    然而,没有人可以保证所有的君王都能始终如一地奉行“法天则地”和“天下为公”原则,总会因为人性有恶而使大道隐没,此时,天下为公,就变成“天下为家”了。

    在这样的时代里,君王会以天下为私家之物而传子孙,诸侯会以封地为私家之地而世及子孙,百姓则只能尽力将天下之食货据为己有了。

    这种情况下,禹汤文武成王周公所能做的,便是教民以礼、以知、以义、以信、以仁,达到正君臣、笃父子、睦兄弟、和夫妇、贤勇知,设制度、立田里,以防止百姓被无端祸及【20】。

    尽管这样的时代有着诸多的不足,也不及大同之世那样致臻完美,但勉强也算得上小小安康之世。

    而孔子生活的时代则连小康之世都算不上,因为已经礼乐崩坏、大盗四起,天下为私了。

    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孔子认为起因于周厉王(前?-前841年)和幽王(前781年-前770年)【21】。

    而像幽王为博得美人一笑,不惜乱点烽火这样的“不以天下为天下”的颟顸行为,必使天下秩序趋于混乱。

    至于孟子后来所提出的王道与霸道的区别,则流于肤浅——不是孟子肤浅,而是世人肤浅。

    因为人们经历春秋战国乱世之后,已经难以领悟和践行天下为公的王制大道了。

    2011-03-1711:23:56

    【20】《礼记.礼运》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规。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与,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执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这段话便是大同理想和小康社会的出处。其中,“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这几句描述的几乎就是**时代的道德理想了。

    【21】《礼记.礼运》借孔子云:“我观周道,幽厉伤之。吾舍鲁合适矣。鲁之郊禘,非礼也。周公其衰矣。”

    按孔子的理解,鲁国本是周公封国(由其子代君),到了孔子时代,鲁国居然以封国之诸侯地位,行禘礼于郊,这是僭越,因为只有君王天子才有资格祭祀于郊(祭天地大礼)。所以,孔子就离开了这个不遵守礼制的父母之邦。

    周厉王就是引发14年共和的那个周天子。而周幽王则以“褒姒一笑”而名闻青史。

    2011-03-1711:30:56

    (续上)

    《新唐书.地理志》云:“自秦变古,王制亡,始郡县天下。下更魏、晋,分裂为南北。至隋灭陈,天下始合而为一。”看来,在1000多年前,就有人将王制国体和秦始皇称帝后的帝制国体,做了区别。

    如果说中国的王制产生于“天下为公”、“法天则地”思想的话,中国的帝制就是以“天下为家”为其核心命题了,并将“法天则地”的国家制度之基本原则改造为“君子受命于天”这样的法则。

    这就像希腊的王制存在于柏拉图所追求的智慧而善的理想里,希腊的共和制存在于尚贤原则下,希腊的寡头制存在于尚富风气下,而希腊的平民政制则是由于那里的公民们相信,就城邦的公共事务自由地表达意见,是保证使自己区别于那些不能自由表达意见的人的重要标志,是一样的。

    殷革夏命(《尚书.周书.多士》之后,成汤所建立的殷商延续了630年,被周革了命。而姬周一代,则是自己革了自己的命。

    而革命的最后一刀,便是赢秦的废井田、开阡陌,将农耕变为耕战,将礼乐改为刑法,然后废封建、置郡县,将天下为公,变张为天下为家。

《国体转型与共和之路——以新历史文化观解析近代史(连载)》最新章节就到艾克小说网【www.ik555.net】 手机版【m.ik5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