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节

作者:居原氏
    2011-03-1800:21:28

    作者:cccpwx回复日期:2011-03-1800:09:10

    作者:唯剑回复日期:2011-03-1800:14:47

    --------------------

    欢迎cccpwx君,唯剑君。谢谢两位兄台的支持!

    2011-03-1800:25:03

    (续上)

    正是均田制的实施,确保了唐朝的社会繁荣。

    均田制作为帝制时期的主要土地制度,与井田制作为王制时期的土地制度,虽然制度和土地的性质有差异——井田制下土地在60岁或死亡后须还田于官且不得买卖,均田制之口业田亦如此,但永业田不须还田于官,但在观念上却是相通的,即这两种制度的原则都来自于“天下田天下人得而耕之”的思想。

    井田制为庶民平均分配和占有土地提供了制度保障,而均田制则在承认土地的家庭私人有限占有基础上,限制了土地因家庭世袭而产生过度集中现象。

    这个制度,产生的一个附带效果是中国人的“富不过三代”现象——诸王(皇帝的兄弟及不能继承帝位的儿子)家庭一般多妻多子,如平均有5个儿子,10000亩地为儿子平分,每子2000亩,到第四代时,曾孙辈也不过80亩而已,与庶民相近——王制时代是五代之后封爵之族变为庶民。

    2011-03-1800:28:43

    (续上)

    王莽企图通过废井田和奴婢来恢复天下为公的思想,虽然未能成功,但却提供了在帝制国体下重新认识天下为公思想的契机。

    于是,中国之思想便在公私之间来回摇摆。

    如果说王莽是想摆回“公”一边的话,光武帝(刘秀)的政策则是摆向私的一端,因而他实行了较为严酷的法家社会治理措施。

    而张道陵-张角倡导的清静寡欲、乐善好生的太平之世,诉求的无疑是“公”。

    三国的蜀吴、蜀魏之争带着强烈的公私之争意蕴,而魏吴之争则是典型的私与私的较量。在私家之魏和继之而起的私家之晋时期,对公的诉求便只能是清流雅士之间的清谈了。

    但即使如此,公私之社会思想之争并没有结束,南北朝之西魏为了恢复尚公志向,依据周礼制定了六官制,宇文泰并颁发了《六条诏书》而企图复古王制政治(《周书.苏绰传》).

    但这并不是容易的,继北周而起的隋朝很快便在杨广的淫欲下而全面崇私而治了;结果是为李世民提供了教训,他千方百计地想在公私之间取得平衡,但他能做的也只能是律己纳谏而已,并不能阻止唐代中后期因私欲再次膨胀而致唐朝的毁灭。

    或许我们应该注意的是,毁灭唐王朝的力量如同毁灭汉王朝的力量一样,是广泛存在于民间的尚公思想,它为张角和黄巢,提供了相同的动员民众造反的道德基础。——近代土地革命的动力与此基本相似。

    2011-03-1800:34:36

    5、位事惟能,重民五教与向智力成就平等开放的科举制

    “建官惟贤,位事惟能,重民五教”(《尚书.周书.武成》),这一在王制国体时期形成并发展的政府为力行社会治理之责任,而实行的官员选拔和任用原则,仍然为帝制时代所奉行。

    但三代以选贤任能为原则的设官分职官制,在秦始皇建立帝制后发生了一个重大的改变,即以血缘为纽带、以勋爵为基础的王制分封社会治理体系,转变为以勋爵为主的官僚体系。

    此即李悝的“食有劳而禄有功”原则。这个原则使血缘宗法纽带开始淡出,但选贤任能原则却被继承下来。

    促使这一转变的是东周开始出现的周王室的衰落,而是否与人口增加有关则无法考证,因为自周初到周末的人口数据几无史料记载。

    而在前6世纪带有学者性质的老子和孔子一类人物的出现,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周代官制中下层官员分为上士、中士和下士,按照世袭俸禄制,经过五世演进后,出任士官的基本上是周代拥有爵位的后裔。

    由于封国数量在周代中期基本上是稳定的,多数勋爵后裔实际上没有出任士官的机会,他们需要回归庶民生活。

    但与一般庶民不同的是,勋爵后裔从小会接受系统的知识和礼乐教育。

    正是这种不同,使孔子成为一个礼乐方面的学问专家。

    而孔子时代,诸侯国势力处于扩张阶段,并引起了世袭身份制的崩溃,有才能、专长和学问的“文学游说之士”,往往为诸侯招纳而出仕。

    尽管这些以才能而不以世袭身份出仕的人,大多可能出身于勋爵世家,但已经与依靠世袭爵位制出仕,有了极大的不同,不仅改变了周代的官制,也为非勋爵世家的人出仕,开辟了前途。

    而孔子开创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方式,也使庶民子孙得以接受教育而具备出仕的资格。

    这种趋势,使“士’摆脱了身份限制而转而向全体有才能的人开放。

    与此同时,随着诸子百家的的兴起,尤其是儒家思想、法家思想的传播,士的人格特征也逐渐形成,他们不仅仅应该如儒家倡导的那样是一个道德实践者,也应该如法家主张的那样是有能力的社会治理者。

    为获得这样的贤能人才,春秋战国时兴起养士讲学之风,齐宣王有70多位被授予上大夫爵位的“不治而议论”的游士,齐国还另设稷下馆养士讲学,吕不韦也喜欢招贤礼士,据说曾养各方客卿3000人。

    2011-03-1800:55:46

    (续上)

    建立帝制后,秦始皇对“文学游说之士”也持尊重态度,置博士70(一般认为是据孔子大弟子70人而设),另在都城内蓄养各类拥有专门知识的士子3000人,以作为官员的候补。

    这些士子给秦始皇闹出了一个“焚书坑儒”事件【8】。不过秦始皇比较冤枉的是,他所焚烧的书,只是那些私家藏书,官方图书馆中仍然完整地保留着所有的书籍。这些宝贵的藏书,后来与阿房宫一起焚毁。

    汉初官员选拔采孝廉制和察举制。一般20万人举孝廉1人,而察举则是由侯国、州的郡首在辖区内考察、选取人才,经试用考核后任命为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武帝次年,又按“贤良”、“方正”、“直言极谏”标准,进行过一次全国人才选拔,其中《春秋》博士董仲舒获任。

    之后,董仲舒建议武帝独尊儒术,并开太学以教授儒家五经。太学最大规模时曾有学生3万余名。

    儒家思想因董仲舒和太学而成为帝制时代的官方思想直到帝制终结。

    但汉代官员并不全从太学和儒士而出,武帝时期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还是乡里举孝廉制,并在东汉成为官员选拔的正式制度。这种制度遵循的仍然是道德实践与行政才能相结合的原则。

《国体转型与共和之路——以新历史文化观解析近代史(连载)》最新章节就到艾克小说网【www.ik555.net】 手机版【m.ik5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