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1节

作者:居原氏
    2011-03-2222:46:26

    2、晚清的教育改革及民族主义的发展

    晚清的教育改革主要有三策,一是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二是兴办新式学堂,三是向外特别是向日本派遣留学生。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有效地培养和遴选懂得西学又坚守传统儒学的官员,因而最初的改革,是调整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此即1901年科举考试中废除八股文章的举措;代替八股文章的,是要求科举士子解说四书五经以及论述中国历史、政治和西方政治的试策文章。

    由于中国的传统教育以准备应试科举为主,因此,这种改革对那些已经为参加科举考试而花费了较多时间和精力的人来说,显然并不公正,不免引起应试举子的反对,和大多数依靠科举考试而在任的官吏的不满。

    为了平抑应试举子的不满,安抚在任官吏,只能将新式教育和科举考试两种教育机制进行折中。

    可行的办法,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与行政建制级别相对应的县治、府治、省会和京师四级新式学堂,并使其与科举考试的童子试、府试(秀才)、乡试(举人)、会试(进士)并行不悖。

    根据这一办法,官方或官方认可的各级书院,被改成了新式学堂。

    2011-03-2222:51:18

    (续上)

    新式学校的教育内容,尽管按照西式教育开设了自然科学基础等学习内容,但儒学仍然是学生要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2】。

    如初等小学堂,每周30个学时中,有12个学时是朗读和讲解儒家经典。这一安排符合各国教育在教学内容上的惯例。

    此外,有两个客观上的因素,影响了更多地开设西式课程。

    一是严重缺乏能够通晓和讲解西式内容的合格教师,二是新式学校的学生可以参加三年一度的各级科举考试,为学生提供儒学基础教育是不可或缺的。

    但人们很快就发现,不仅大多数举子(已通过乡试的学子),对新式学校敬而远之,即便一般人,也对新式学校缺乏应有的热情。

    因为新式学校的学费及仕途前景,与以儒学为主要内容的私塾教育相比,根本没有任何优点。

    【1】(上面漏了,补充在这里)此语的意思是,“没想到我会成为皇帝(光绪)的笑柄”。见:李剑农著,中国近百年政治史(1840-1926),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或见:徐中约著,计秋枫等译,中国近代史,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

    【2】[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2011-03-2222:54:02

    (续上)

    这种倾向,使极力主张新式教育的张之洞认识到,不废除科举制度,便不能使新教育,得到生源、民众和经费方面的支持。

    因此,在以张之洞为主的各省督抚支持下,清政府于1905年正式废除了科举考试,也废止了唐朝以来1300年间有效地选拔政府官员的一项伟大制度。

    在废除科举考试之前,清政府于1904年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明定了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中等学堂、高等学堂四级学校建制,此外,还设置分科大学和最高一级教育的通儒院。

    并规定,通儒院和分科大学毕业,可被授予进士功名,高等学堂毕业,可被授予举人功名,中等学堂和高等小学堂毕业,可被授予秀才功名,以协调新式教育和旧式教育的关系。

    客观而论,这一教育体制改革,带有革命性意义,实属可贵。

    2011-03-2223:00:32

    (续上)

    尽管存在种种困难,新式教育还是得到了快速发展。

    根据1905年12月成立的学部的统计,1904年学堂总数为4222所,学生92169人;1909年发展到学堂总数52348所,学生1560270人【3】。

    而新式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两个问题和三个结果,它们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第一个问题是学校的性质问题。几乎所有的私立学堂以及大部分公立学堂的发起,都由传统的士绅-文人承担。

    这些人本来是反对废除科举考试和科举制度的,因为废除科举就意味着他们所享有的士绅特权的消失。

    但科举的废除,也使他们意识到,创办学堂是保有影响力的新方法,因为新学堂的毕业生也可以授予进士、举人、秀才功名,在国家取消了科举之后,士绅家族发现,送子弟进入新式学堂是维持家族社会地位的惟一办法。

    因此,他们转而积极支持新式学校的建立,并出资金来创办新式学堂。这样的学堂的主要问题,便是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基本上仍沿袭传统,所谓西学只是兼顾而已。

    第二个问题是师资问题。据学部统计,1909年初等小学堂的教师中,48%是有传统功名的人【4】。

    他们几乎不了解新式教育,只能按照传统的课程内容给学生上课。

    这就导致必须大量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西式课程。而鼓励年轻人到日本留学,成为最佳的选择。

    影响这一选择的策略有二,一是去日本的旅途费用和生活费用较低;二是日本人在1905年日俄战争中打败了俄国,被很多年轻人视为学习欧洲而实现自强的榜样,且文字和习俗与中国也相近,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思想也被中国人认为大多数都已经传到日本了。

    因此去日本留学的学生日益增多。1898年维新运动失败后,留学生增加到1899年的200人,1903年约1000人,1904年为1300人,1905年达到约8000人,1906年时,已有13000人在日本求学【5】。

    【3】[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440页。在该书第十章提供的学校数量和学生人数与此有明显的出入,第641页的数字如下:“1902年共有现代学校35787所,1912年为87272所;学生则从1006743人增加到2933387人。

    【4】[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5】[美]费正清著,张沛等译,中国:传统与变迁,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

《国体转型与共和之路——以新历史文化观解析近代史(连载)》最新章节就到艾克小说网【www.ik555.net】 手机版【m.ik5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