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0节

作者:居原氏
    2011-03-2223:18:42

    (续上)

    第三,民族主义的发展和爱国主义的兴起。

    这是新式学校、教会学校、留学生教育发展的一个意外结果。

    从新式教育来说,与新教育有关的独立型学者队伍的扩大,以及文人士子的经世济民传统,使这新型的独立学者(如章炳麟、蔡元培、陈独秀、吴稚晖等)在其教育活动中,不可避免地要将国家的危难和民族生存危机及其原因的理解去影响学生。

    外国列强欲亡中国的图谋,很容易激起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救情感。

    而教会学校所传播的各种西方思想,其理论成立的前提和倡导的理念,总是与国家、国家间的关系、政治和民族有关,尤其是有关法律和主权的理论,必然地会促使中国学生去思考和理解同样作为国家和民族的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所遭遇的各类苦难的原因。

    特别是带有主权概念的现代国家观念的出现,使中国与列强的关系会被放在平等和正义的天平上进行称量,这便是大量教会学校的学生。后来成为反对帝国主义最坚决者的原因。

    而在海外留学生中所酝酿的革命思潮,也同样以民族存亡和国家强盛为基本思考点,尤其令留日学生愤激的是,日本政府常常根据清政府的要求而对中国学生的集会、组织、言论进行禁止和干扰。

    屈辱情感下萌生的反叛精神,将这些留学生中的激进者,推到了强烈的爱国和民族主义一边。

    1905年,日本为了抑制中国留学生的过激言行,在清政府的要求下,其文部省发布了《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规定学校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并监督学生的行为,学生应保证居住在学校分配的宿舍中,学校可拒绝可疑的学生入学,并停止犯规学生的学籍等。

    留日学生认为这不仅是对他们自由的侵犯和歧视,并且包含者明显的政治目的,因而立即通过同乡会组织和印刷品进行抗议,大批留学生开始回国,继续留日的学生进行了40天的罢课。

    而日本的《朝日新闻》,则于12月7日发表文章认为,中国留学生的罢课是对文部省规则极为狭隘的理解,也体现了“中国国民似乎特有的放纵卑劣的意志”【8】。

    就是这“放纵卑劣”四个字,激起了陈天华的强烈愤慨,因此怒而投海以示抗议。他在遗书中号召同胞们不要忘记这四个字,“时时勿忘此四字,而做此四字之反面,坚忍奉公,力学爱国”。

    陈天华的决绝行为成为一种标志,使得中国留学生将对中国主权及尊严的任何侮辱行为或侮辱性文字,看作是最不能容忍和冒犯尊严之事宜。

    这强烈地激发了留学生和国内学子正在增强的民族主义情感。后来很多曾经留学日本的人,恰恰成为反对日本侵略最坚定者,即原因于此。

    【8】[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国体转型与共和之路——以新历史文化观解析近代史(连载)》最新章节就到艾克小说网【www.ik555.net】 手机版【m.ik5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