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8节

作者:居原氏
    2011-03-2310:54:27

    7、士绅政治共同体分化的历史意义

    需要特别明确的是,士绅共同体的分化,在近现代中国历史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意义,对农业-士绅体系社会结构走向瓦解而言,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可与孙文的共和革命相比。

    尽管这一史实,并不为马克思主义史家所重视,但在中国传统社会走向瓦解的过程中,中国帝制社会结构主要支柱之一的士绅政治共同体的分化,本身既蕴涵着重大的社会变革意义,它标志着以士绅为核心的传统国家治理体系——文治官僚体系——开始瓦解。

    前景是,皇权与以农业为特征的社会之间的维系力量已经不再可靠,文化、思想和精神领域的统一性便因此而遭到破坏。

    但由于士绅群体分化的复杂性和渐进性,使其意义在长达百年的民族复兴奋斗中,被各类主义与不同形式的革命所掩盖。

    实际上,士绅群体的分化,才是促进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真正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其影响之深远,即便今天也都未被完全认识。

    比如,百年以来中国在思想领域、学术领域、举凡一切需要创新和进取的领域,都存在着众多的思想和观念分歧。这使辛亥之后的中国,在这一群体分化进程中,除短暂的新文化运动时期(1915-1928年)外,至今都未能重新形成过去那种独立而统一的社会力量。

    特别是作为中国文明基石的儒学,被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思想者们错误地与程朱理学相混淆,而给予彻底否定之后,中国社会长期陷于欧洲左右派思想此起彼伏的泛化处境,曾数度造成巨大的思想混乱和社会混乱。

    但新的思想和精神力量,也只有经历了这一分化过程,才有可能重新形成。

    不过,由于士绅共同体一直在中国帝制国体的社会结构中起着中坚及稳定的作用,在新的思想和精神力量未能重新形成前,社会不免要出现一段持续的不稳定时期,甚至会由于社会精英之间的分化,而使社会走向严重的内部对抗状态。

    一言以蔽之,士绅共同体的分化一旦成为事实,则长期依靠士绅政治共同体维系的帝制和皇权,便只能进入瓦解的进程;1905年后推行的君主立宪运动,之所以被匆忙而起的辛亥革命所葬送,原因正在于士绅群体的思想分化。

    2011-03-2312:06:42

    第三章至此告一段落。在看似波澜壮阔的历史变局之背后,潜藏着历史变局的内在因素。我们感兴趣的是,中国社会精英群体,在应对列强军事入侵和商业侵蚀问题上的意见分歧,到底是什么。

    如果没有忘记第一章中介绍过的那三种力量的各自不同特性的话,似乎会有一些眉目逐渐展现出来。

    西方的影响,以上海工商力量的崛起为其表象,而绅商合流,正是这一表象的所凝聚的结果。实际上,弃文从商的选择,包含着士子们一腔济世救民的热情。其中最典型的是张骞和郑观应。郑观应尽管不是科试出身,但他的视野和学识养成,特别是他的商战主张,对后世影响,远超过他在商业方面的成就。

    而以曾国藩为代表的经世之学在近代的艰难复兴,常常被掩没在工商业发展的洪流之中,也被淹没于欧洲思想在中国快速扩散的波涛中。但恰恰是经世之学复兴力量的存在,才促成了波涛恶浪的巍巍壮观之境。

    广东力量,则代表着华夏族的精神力量,我们实在找不到更合适的一个单一词来表达这个力量的全部内涵,因此,还是借用辜鸿铭的“博大、纯朴、深沉、灵敏”四个词来作为解释吧。

    实际上,就思想和意识以及推动行为的意志而言,这四个词也难准确地套到任何一个作为中国近代社会变革先驱者的广东人身上。这个困难的问题,连辜鸿铭都无法摆平,我就更无那个能耐了。

    好在辜鸿铭用了整整一段话,为我们提供一个能理解这个困难问题的意见。他告述听他演讲的听众说:

    “当你们考虑我试图给你们解释的这种中国人的精神时,你们应当记住它不是什么科学、哲学、见神论,或者任何的‘主义’。中国人的精神甚至不是你们所说的心理,不是一种大脑和精神的积极工作。

    “中国人的精神,我想告述你们,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灵魂的性情,你们不能像学会速记或者世界语一样学会它,简而言之,它是一种心态,或者用诗人的语言说,是一种平静而受到庇佑的心态。”

    “平静而受到庇佑的心态能够让我们认清事物的生命:那就是充满想象力的理智,那就是中国人的精神。”【13】

    当平静被打破时,当庇佑平静的精神世界被搅乱时,当无法用理智的力量来构造一个新的平静生活状态时,尤其是,当造成这一切的那个外在的因素始终不肯在这个力量面前退却时,中国人,会为了得到那份平静而受到庇佑心态的执着,奋起以其博大、纯朴、深沉、灵敏的人格力量,来追求自己的生活梦想。

    【13】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辜公鸿铭(1857-1928),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及张之洞幕僚),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日、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文、哲、理、神等13个博士学位,将《论语》、《中庸》以英文、德文翻译到西方。慈禧去世时敢以鞭炮庆贺,但在帝制被推翻后,却自豪地以辫子为护照,桀骜不驯地笑骂着洋人、讥讽着共和、纳着妾、押着妓

《国体转型与共和之路——以新历史文化观解析近代史(连载)》最新章节就到艾克小说网【www.ik555.net】 手机版【m.ik5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