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3节

作者:居原氏
    2011-04-0816:46:04

    (续上)

    为促清帝退位,南京提出,将清废帝,视同外国君主加以礼遇,岁用400万两,允驻颐和园,侍卫人员照常留用。

    2月12日,孙文警告,如清帝两日内仍不退位,便取消这些优厚条件。如此,6岁的清帝宣统(溥仪)于当日下诏退位。

    诏书由原任清政府农商部大臣、现任民国临时政府实业总长、光绪20年(

    1894年)恩科状元张謇拟就(一说杨式草拟)。

    袁世凯在退位诏书中,增加了“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一笔。言下之意,袁氏乃受禅于清帝。

    诏书由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外务大臣胡惟德、民政大臣赵秉钧、度支大臣绍英、陆军大臣王士珍、海军大臣谭学衡、学务大臣唐景崇、司法大臣沈家本、邮传大臣梁士诒、农工商大臣熙彦、理藩大臣达寿副署后公布。

    2011-04-0816:46:57

    大清国皇帝退位诏书

    朕钦奉隆裕太后懿旨:

    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睽隔,彼此相指,商辍于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

    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用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

    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为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又安,仍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

    2011-04-0816:48:14

    (续上)

    诏书宣告了统治中国268年的满清朝廷寿终正寝。

    同时,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登基以来,帝制历经2132年、26朝之后,也告寿终正寝。

    帝制和皇权的终结,诏示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而中国人民却还没有为这个新时代做好充分的准备。

    农业-士绅体系的社会结构还没有真正瓦解:帝制思想、君民观念、士绅传统、乡村社会秩序等,还顽强地存续于东亚的黄土地上。

    不经血与火的洗练,不会淡出历史舞台。

    2011-04-0822:36:14

    六、辛亥革命的性质及其对共和政体创建的影响

    1、南北统一和革命的不彻底性

    清帝退位的当天,孙文向参议院请辞临时大总统职务,袁世凯如期被民国参议院全票(17票)推举为孙文的继任者。

    但袁世凯并未按约到南京履职,他以一场自导自演的兵变(曹锟所属第三镇)为借口,滞留北方,而不去难以为他控制的南京。

    兵变引起列强外交团的恐慌,纷纷增调军队来京护卫,以防庚子拳乱那样的混乱发生。

    日本欲中国形成南北对峙局面,从山海关和南满处调兵千余人入京,这使赴北京迎接袁世凯南下的蔡元培和汪精卫失了分寸,引起南京方面恐南北分裂局势出现,遂同意袁世凯在北京就职。

    3月10日,袁氏在北京宣誓就职。

    3月11日,南京公布了《临时约法》籍以约束袁世凯。

    3月25日,被袁世凯委任为内阁总理的唐绍义赴南京组成10人新内阁。

    3月29日,唐绍义至参议院宣布政见。

    4月1日,孙文正式卸去总统职务。

    4月5日,参议院决定临时政府迁于北京。

    至此,袁世凯与孙文之间,关于国体和国民政府设立的纷争告一段落,中华民国,第一次南北统一完成。

《国体转型与共和之路——以新历史文化观解析近代史(连载)》最新章节就到艾克小说网【www.ik555.net】 手机版【m.ik5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