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5节

作者:居原氏
    2011-04-1411:57:11

    (续上)

    正当政党分合之际,前述的陆征祥内阁风波出现。这次风波暴露了临时约法,在总统和总理政治关系设计上的问题。

    如果约法能按照责任制内阁的欧洲惯例,由参议院以多数党原则产生总理,内阁大臣由总理全权组成,总统行使名义上的同意权,就不存在总统任命总理的问题了。

    而总理和多数党之间,也可保持政策上的一致性,总理有问题,就是参议院中多数党有问题,弹劾总理,可归属于政党在参议院中的政纲及政治责任之争。

    既然问题出在约法对共和政体的体制设计赏,要解决问题,势必需要回到约法问题上来。

    名士章士钊看出了这一问题,他写《弹劾与不信任票》一文,将弹劾责任归咎于参议院而非袁世凯:

    “袁总统受职后,纵有误举,可断其属于政治方面,而不属于法律方面,是对于袁君而施弹劾,为此言者殆全然不解宪法之作用。且吾国总统之位置异于美利坚,每政府之政治责任,总统负之,阁员视同总统之私人焉。而吾总统则否,政府既有内阁总理组织,总统之命令又无不由阁员副署,此总统当然不负责任可知。则政治上之弹劾,亦无由加于袁君。”【8】

    【8】转引自:朱宗震著,真假共和-1912-中国宪政实验的台前幕后,山西出版集团,2008年。

    2011-04-1412:02:48

    (续上)

    章士钊这个著名的“毁党造党”说,引起了政界与议论界热烈的争论。

    宋教仁是年30岁,正当风华正茂、年轻气盛,辛亥革命后,实行责任内阁一直是他的信念,因而在政治上他采积极进取策略,欲与袁世凯形成权力制衡关系,而不像孙文、黄兴那样,在共和政体既成、共和目标不确定情况下,萌生建设救国新设想,以此让权于袁世凯而图政治局势之稳定。

    因此,按照章士钊的方法造一个新的党来,正合宋教仁的想法。

    于是他便积极说合蔡锷的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国民公党、共和实进会等,与同盟会一起组成一个议会大党。

    此即为中国国民党的来源。

    2011-04-1412:08:18

    (续上)

    在宋教仁主导的多党合并过程中,统一共和党并不愿意接受同盟会中的激进政治倾向,因而提出了变更同盟会名义、废除民生主义、改良内部组织三项要求。

    国民公党也要求同盟会取消男女平权的要求。

    同盟会做出了部分让步,也为了照顾党内的激进派主张,而坚持在新政纲中保留“民生”字样。

    8月11日,五党代表集会,通过了《国民党宣言》,并于13日公布;

    同日,孙文和黄兴联名致电同盟会各支部,通报国民党成立,宋教仁代理理事长。

    至于孙文是否真心同意改组同盟会,在改组过程中宋教仁、孙文、黄兴、蔡元培等同盟会元老、以及同盟会内部各派彼此之间的争议,不在本论范畴,略去不谈。

    2011-04-1412:12:58

    (续上)

    同盟会与统一共和党等再造为国民党后,成为民国最大政党,宋教仁及同盟会本部对未来抱持乐观,而作为参议院中竞争对手的共和党,也表示了欢迎。

    一时形成参议院内,国民党与共和党两党竞争的格局。

    正当宋教仁踌躇满志地,准备以民党领袖的身份,投身于新国会选举,以争取成为议会多数党,而再酿责任制内阁之政府改组时,梁启超那边,却与袁世凯籍由通信(1912年2月),早就达成了合作对付同盟会的策略。

    此即梁启超的开明**论。

    2011-04-1412:15:41

    (续上)

    开明**论,与章士钊的毁党造党说,同样著名。此论由梁启超1912年2月23日写给袁世凯的长信中提出:

    “今后之中国,非参用开明**之意,不足以奏整齐严肃之治。夫开明**与服从舆论,为道若大相反,然在共和国非居服从舆论之名,不能举开明**之实,……今国中出没于政界人士,可略分三派:一曰旧官僚派,二曰旧立宪派,三曰旧革命派。……旧革命派自今以往,当分为二,其纯属感情用事者,殆始终不能与我公合并,他日政府稍行整齐严肃之政,则诋议纷起,但此派人之性质,且宜于破坏,不宜于建设,其在政治上之活动,必不能得势力,其人数之多寡,消长无常,然虽极多,终不能结为有秩序之政党。政府所以对待彼辈者,不可威压之,威压之则反激,而其焰必大张;又不可阿顺之,阿顺之则长骄,而其焰亦大张。惟有利用健全之大党,使为公正之党争,彼自归于劣败,不足为梗也。健全之大党,则必求之旧立宪党,与旧革命党中之有政治思想者矣。”

    2011-04-1412:19:31

    (续上)

    梁启超的上述分析,有旧革命派(孙文派)“宜于破坏,不宜于建设”之说,实为准确而透彻。

    他所主张的开明**,虽是出于个人之政治信念,然正中袁世凯下怀。

    袁氏回复说:“政党一层,所策皆至确不易,中心藏之,何日忘之。”【9】

    正像朱宗震评价的那样,梁启超与袁世凯的合作,规划了民初政治的基本走向:袁世凯掌握行政部门,梁启超通过组织政党掌握立法机关,分化革命党人且让孙文边缘化,通力对付反袁的革命党人,实行开明**,让共和留下个躯壳而已。【9】

    【9】朱宗震著,真假共和-1913-中国宪政实验的困境与挫折,山西出版集团,2008年。

《国体转型与共和之路——以新历史文化观解析近代史(连载)》最新章节就到艾克小说网【www.ik555.net】 手机版【m.ik5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