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3节

作者:居原氏
    2011-04-1815:35:40

    yandeming1234回复

    转型,一直在发生。虽然现状不太好,但是还是要转型,因为过去并不好。

    最关键是人的转型

    =============================================

    yandeming兄给出了这个关键的问题:人的转型。

    近代中国的转型,主要涉及两件事情:一是人及思想的转型,二是生活及政治的转型。

    到目前为止,用了170年时间,人的转型问题,基本上实现了农民到市民的转型(还不彻底),但完成这个转型的跌宕起伏的过程,使思想转型始终处于混乱之中,即如十字桀兄所说,“徘徊在中国本位主义和西欧中心主义之间”,我的意见是,这本位和中心都不可取,最终是走向两者的融合。

    生活的转型,也仍然处于混乱之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现象,便是“农民工”这个名称,它的本质,是国家内部各不同群体所分享的社会权利的混乱。这同时也是政治转型需要解决的问题。

    2011-04-1816:16:09

    作者:十字桀回复

    如果没有那可恶的西方文明,我们都过着皇民的中世纪生活,您现在用的上电脑、互联网么?任何反西方的,其实都是以西式话语权为前提,话语霸权的存在,你可以接受它,你也可以反对它;但即使反对它,也必须以它为前提。谁是最正统的中国本位者?不是楼主,是明清时代面对洋人依然做着天朝大梦的保守派,这些完全不接受西方话语权的人才是真正反西方主义者。

    ==============================

    十字桀兄这些激愤之语,在晚清及新文化运动期间,是一种广泛流行的思潮。

    这种思潮的可爱之处,在于提出了重要的问题,也给出了美妙的方法,如孙文的共和主张,陈独秀的“科学”“民主”主张,李大钊的庶民革命主张等,但实际上,并不能真正解决中国的问题。如果能够的话,在辛亥革命100年后,我们也不用像每个重要时期那样,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思想之辩了。

    西方话语霸权的形成,并不是在当代才有的,罗马时期的欧洲及地中海地区,行使话语霸权的正是欧洲人,那时,他们宣扬的以拉丁公民权为核心的政治理念,以及罗马的生活方式。但历史证明,那并不是唯一正确的生活方式。

    我敢断言,今天的以西方话语霸权为核心的生活方式,以及所包含的政治理念、科技文明等,也不是人类唯一正确的生活方式。就像中国先贤所认定的农耕时期的生活方式,已经被证明不是唯一正确的生活方式那样。

    这里有两个问题是不同的。一是生活方式的演变总是持续着,没有也不可能会有万世不变的生活方式,同时也不可能有天下趋同的生活方式,正像湖南人喜欢吃辣椒,广东人很少吃辣椒一样,但湖南人迁居广州后,他可能会慢慢少吃点辣椒,而有此得出一个结论,地理因素在影响着这个变化,且是唯一的影响因素,绝对不正确,因为,土生土长的广东人中,也有少数是喜欢吃辣椒的,甚至有一个“著名”的营养学家(医生)还劝广东人要多吃辣椒。这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简单的很,而将这个简单自明的道理上升为环境决定论的历史观,如孟德斯鸠所一定相信的那样,就不是没有问题的。

    另一个问题,涉及到人类不同族群之间的相互影响问题。只要彼此之间有了来往,影响是一定会发生的,陌生人之间,还存在着不打不相识的很多故事。所以,自然状态的,或一方主动一方被动的,或各方自主选择性地接纳或拒绝彼此钟爱的生活习惯及其观念,总是会发生。只要不是因山高路远或水深火热之隔,人类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会将彼此的生存经验分享。蒙古人将中国的火炮带到欧洲去,欧洲人改良后再用到中国人身上,我们不能因为受了打,而就说火炮是个糟糕的东西,因为不论火炮是否糟糕,欧洲需要它,中国人也需要它。这也如互联网和电脑,美国人发明了它,中国人现在在使用,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如果因此去证明美国人比中国人好,或许简单了点。

    我的意见是,就现代人类之间广泛的交流来看,中国本位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都是狭隘的观点;同样,以过去的的伟大来预测未来的伟大,并不靠谱。就像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为欧洲人征服世界提供了技术支持那样,互联网和电脑技术,也不能仅仅作为欧美必然能一直拥有话语霸权的证据。

    我们不得不思考的是,为什么指南针没有为中国人提供征服东南亚沿海地区、甚至美洲大陆那样的对外扩张机会呢?这大概反映的是欧洲人和中国人秉性上的一些差异,因而,他们的思想和智慧尽管可以融合,但决不可能使欧洲人变成为中国人,也如同中国人不可能变成欧洲人一样。

《国体转型与共和之路——以新历史文化观解析近代史(连载)》最新章节就到艾克小说网【www.ik555.net】 手机版【m.ik5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