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6节

作者:居原氏
    2011-05-1210:47:51

    四、国民革命与国民革命军北伐

    1、国民革命的缘起

    进入共和时代以来,中国城市和工商业力量得到了明显的发展,尽管相对于庞大的农村社会来说,城市社会还非常脆弱,但毕竟处在上升发展时期。

    而1911年后,中国的问题恰恰就在这里。

    虽然存在社会精英和社会财富,由农村向城市集中化的趋势,但这种集中是以革命为背景进行的,因而这样的集中很容易造成农村社会与城市社会之间的隔阂,甚至是鸿沟。

    造成这种隔阂或鸿沟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力量:一种是传统的(乡村的),一种是现代的(城市的),而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并不是以渐进性方式而是以革命的方式展开。

    城市青年在受新文化运动感染,而要坚决地与传统告别时,传统的力量还基本上完整地存在于乡村社会和城市的传统家庭之中。

    2011-05-1210:49:34

    (续上)

    实际上,中国农村和城市之间的鸿沟,代表着中西文化的鸿沟,也是中国社会的欧洲化进程所直接导致的一个巨大难题。

    这个难题曾经被孙文忽略了,也被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忽略了,因而他们的努力,大部分被强大的传统能量所吞噬。

    如何消弭农村和城市之间的鸿沟,是重建被欧洲军事侵略和商业侵蚀破坏的中国社会,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

    而这个问题,也是中国农业-士绅社会体系没有瓦解前,要实现帝制国体转型为共和国体的最强大阻滞所在。

    那个倡导研究问题的胡适先生,在1933年时,似乎弄明白了这个问题的一些端倪。

    2011-05-1210:52:15

    (续上)

    胡适于1933年11月19日,在《独立评论》(77号)上发表的《建国问题引论》一文中说道:

    “我们以为中国现在所迫切需要的,不是已告失败的现代化,乃是正在萌芽的社会化。现代的物质文明当然为这种新文化所拥护而维持的;现代的精神蛮性(SpiritualBarbarism)却是它改造的目标。在物质生活方面,当然仍旧尽量应用科学,它更将进一步的把科学加以人化(Humaniza-tion)。

    “……在三十年前,主张“维新”的人,即是当日主张现代化的人,对于所谓“新”,决没有我们今日这样的迟疑与矛盾。……试读梁任公先生的《新民说》,它那样热烈提倡的新民的新德性,如独立、自由、自治、自尊、自立、冒险、进步、尚武、爱国、权利思想,……无一项不是拿十九世纪的安格鲁萨克逊民族自夸的德性。那时代的中国智识界的理想的西洋文明,只是所谓维多利亚时代的西欧文明;精神是爱自由的个人主义,生产方式是私人资本主义,政治组织是英国遗风的代议政治。

    “……然而,在西洋各国,早已有怀疑的呼声起来了。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际运动早已起于欧洲,那十八十九两世纪的个人主义风气早已招致很严厉的批评了。梁启超先生还不曾受到此中及(反)个人主义的熏染,另一位中国领袖孙文先生却已从亨利-乔治(HenrgGee)的著作里得着此种社会化的理论了。欧战以后,苏俄的共产革命震动了全世界的视听;最近十年中苏俄建设的成绩更引起了全世界人的注意。于是马克思列宁一派的思想就成了世间最新鲜动人的思潮,其结果就成了“一切价值的重行估定”:个人主义的光芒远不如社会主义的光耀动人了;个人财产神圣的理论远不如共产及计画经济的时髦了;世界企羡的英国议会政治也被诋毁为资本主义的副产制度了。

    “……中国的多数青年,本来就不曾领会得十九世纪西洋文明有什么永久的价值;现在听见西方有人出头攻击西欧文明,而且攻击的论调又恰恰投合中国向来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不知不觉之中,最容易囫囵吞下去;所以不上十五年,中国青年人的议论就几乎全倾向于抹煞一九一七年以前的西洋文明了。……

    “我们都应该回头去想想,革命是为了什么?岂不是为了建设一个更好的中国?立政府是为什么?岂不是为了要做这建国的事业?练兵是为什么?岂不是为了要捍卫这个国家?现代化是为什么?岂不是为了要使这个国家能站在这个世界里?——这一切的工作,本来都只是为了要建立一个更满人意的国家。”(胡适《建国问题引论》)

    2011-05-1210:54:59

    (续上)

    胡适所提出的问题,每一个都是实实在在的问题,特别是他关于“失败的现代化”与“正在萌芽的社会化”的理解,还是一个比较深刻的问题。

    他将苏俄的社会主义与西欧的资本主义所作的批判式比较,也耐人寻味,从中可看出他对西洋文明的肯定态度。

    他所讲的中国青年攻击西欧文明,是投合着中国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问题,不经意间泄漏了一个关键,即中国的社会主义是从重视农村问题开始,成为对抗采纳西欧文明的商业资本主义体制的。

    只是胡适尚不完全明白,资本主义文明是一种以商业利益为特征的现代城市文明。

    1933年的中国,正处于土地革命战争的时代,**人所进行的以唤起工农为主的社会革命,与蒋中正政权致力于以国家重建为主题的国民革命之间,正上演着一场以农村为根据地的工农革命,和以城市为依托的国民革命之间的政治较量。

    而以**为代表的农村革命派,最终获得了胜利。

《国体转型与共和之路——以新历史文化观解析近代史(连载)》最新章节就到艾克小说网【www.ik555.net】 手机版【m.ik5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