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57节

作者:居原氏
    2011-09-1123:06:20

    【续上】

    社会主义在东欧的垮台,源于它最初建立的原则。这个日夫科夫的总结,似乎充满着不甘。

    但也正因为这个不甘,才佐证了整整一代**人,为践行社会主义理想和消灭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制、将产生剥削和压迫的私有性质的生产资料化为公有的追求,以及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只是这些努力,让那些过去的被剥削、被压迫者,在享有生产资料共同占有权利的同时,失去了自谋营生的天然选择权利,也让过去那些剥削者和压迫者在失去生产资料的同时,也失去了政治自由甚至人身自由。

    而从社会主义理想和原则中有所收获的,是以解放被剥削者和被压迫者作为自己使命的那些未死于敌人枪炮下的解放者。

    这些解放者成为公有化生产资料的监护人和事实上的有分配权的管理者。

    他们之中,除那些滥用职权者通过以权谋私的卑鄙行为,践踏了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原则外,其他解放者的主要收获,是在赢得较高社会政治地位的同时,也得到了较高的生活水平回报。

    2011-09-1123:09:27

    【续上】

    这种政治现实,恰恰揭示了在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上的思想困惑,甚至连邓小平都无奈地说,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最重要的一条经验教训,“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

    邓小平甚至说:“我们总结了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25】

    如果说,什么是社会主义,在马克思那里只是一个理论设定的话,在列宁和斯大林的社会实践中,社会主义就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本社会制度的一个经济主义社会。

    这个推定,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经济基础”这一设定得出。

    而经济基础决定着社会的上层建筑,也只是一种马克思主义的假定,马克思并没有系统的给出过社会主义社会的国体和政体样式。

    列宁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将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无产阶级专政,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国体,并以政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作为政体原则,以区别于欧洲正统的民主代议制原则,也区别于沙皇体制的集权**原则。

    实际上,可以将列宁的选择,看作是实行议会原则失败后,不得不在欧洲正统原则与俄国传统原则之间去做折衷。

    【注2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6页。

    2011-09-1123:11:50

    【续上】

    列宁的折衷方案,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觉选择,而是通过武力抓捕孟什维克成员和取消议会制,为巩固布尔什维克的权力地位所做的一种政治安排。

    这种政治安排,实际上是为公有化的生产资料确立了一个监护人和代理人,并赋予这个监护人和代理人管理与支配公有化生产资料的政治权力。

    这个监护人和代理人,正是苏维埃(工农代表大会)国家机构。

    问题是,苏维埃的权力机制被设定为民主集中制,它必须与组建苏维埃的布尔什维克分享政治权力,且它代表着民主集中制中民主的一面,布尔什维克代表着集中的一面。

    当民主集中制的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像**理解的那样,“民主是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26】时,民主便不具有了欧洲正统民主原则的性质,同时也背离了马克思确立的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原则的民主集中制。

    【注26】**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08、209页。

《国体转型与共和之路——以新历史文化观解析近代史(连载)》最新章节就到艾克小说网【www.ik555.net】 手机版【m.ik5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