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节

作者:居原氏
    2011-03-0714:51:06

    3、李鸿章的淮军及其军-绅遗产

    当曾国藩的湘军于1864年7月攻克太平军后,曾国藩含泪解散了湘军(保留左宗棠部),并遣散10万湘人,使其沿长江返乡。

    湘军的解散为左宗棠与李鸿章在政治上崛起铺展了道路。尤其是脱胎于湘军的淮军的崛起,使李鸿章在曾国藩之后,快速占据了满清晚期的政治舞台。

    因淮军与李鸿章个人的私相授受关系,李鸿章重视部属乡里的狭隘胸襟,以及淮军将领多行伍、降将、团练出身【2】之故,而缺少湘军儒生将领的忠义气节,多为重功名之徒。

    在湘军解散后,淮军成为清政府通过李鸿章所能依靠的重要的军事力量,因而淮军势力越发壮大,以至于淮军将领发展成为拥兵自重的派阀之徒,如李鸿章门生袁世凯(1859-1916年)、段祺瑞(1865-1936年)等【3】。

    这些人成为20世纪共和革命时期军阀力量的主要来源。当然,也要看到,如若不是这些拥兵自重的新的军-绅力量的存在,追随孙文的革命党人,能否凭借新军的力量推翻满清尚可讨论。

    有关这一问题,早在1902年,梁启超就对袁世凯作为李鸿章门生的未来作用,做了一个颇有见地的评估:

    “今后承李鸿章之遗产者,厥惟袁世凯。世凯,鸿章所豢养之人也。方在壮年,初膺大任,其所表见盖未著,今难悬断焉。但其人功名心重,其有气魄敢为破格之举,视李鸿章或有过之。至其心术如何,其毅力如何,则非今之所能言也。而今日群僚中,其资望才具,可以继鸿章之后者,舍袁殆难其人也。”【4】

    李鸿章自曾国藩去世后依靠绅-军力量的支持,独撑晚清飘摇政局30年,实属不易。但由李鸿章创建的北洋新军而遗留的袁世凯、段祺瑞之军-绅势力,后来演变为北洋军阀,不仅将孙文的共和革命及共和政体玩弄于股掌,还大长近代社会贪污徇私之风气,以至于后来的蒋中正起而效尤,直接断送了共和革命在中国的美好前程。

    2011-03-0714:54:41

    【2】淮军重要将领中,除潘鼎新是举人外,程学启是降将,刘铭传是盐枭,周盛波、周盛传、张树珊、郭松林是团练,吴长庆是守备等。为了强化淮军将领的权威,李鸿章的淮军八勇,分别以将领名字命名,如鼎、铭、庆、树、盛、开、程、松等,私人色彩非常浓厚,因而李鸿章对淮军的节制,就建立在这种个人之间的效忠之上。

    【3】民国初期的北洋军阀如段祺瑞、冯国璋、徐世昌、曹锟、张勋、吴佩孚、孙传芳等均出自北洋军系。

    1895年12月,袁世凯由军务处大臣荣禄、李鸿章等奏派扩练驻天津小站的定武军,更名为“新建陆军”,即后称的天津新军或北洋陆军。聘德**官十余人担任教习,又从天津武备学堂中挑选百余名学生任各级军官,并引用和培植一批私人亲信,以加强对全军的控制,其中包括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曹锟、张勋等。

    吴佩孚1898年投淮军,1906年任北洋陆军曹锟部管带,后升任旅长。

    孙传芳1904年从北洋陆军速成学堂选送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毕业回国后分配到北洋第二镇第三协第五标任教官。

    冯玉祥1896年投淮军当兵,算是与李鸿章、袁世凯有些许渊源。

    与袁世凯直接相关的军阀,在民国时期产生了5个总统或总长,1个总理。民国初期的北洋军阀中,惟张作霖、阎锡山与北洋军无涉。

    【4】梁启超《李鸿章》第十二章。参见:林文光选编《梁启超文选》,四川文艺出版社,2009年。

    2011-03-0715:03:34

    4、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

    李鸿章(1823-1901年)出身于安徽合肥官宦之家,道光丁未(1848年)进士,其父与曾国藩有同窗之谊。

    1853-1857年间,曾招募勇军守卫家乡(先防捻军,后抗太平军),后来转投曾国藩,成为曾国藩的重要幕僚。

    曾国藩很欣赏李鸿章的才干,认为担任幕僚是大材小用,遂委以重任,使李鸿章往淮阳编练新军,并以湘军八个营归其节制而使李鸿章的新军实力大增。

    1862年4月,已是江苏代理巡抚的李鸿章,应上海绅士之邀带领新军乘船队占领上海。由此开始了他独立的政治生涯,并因与英**官戈登率领的常胜军的合作而得到列强的信任。

    至1864年时,李鸿章的新军已增至5万人,配备了1.5万支步枪,由于重视西式武器和聘请英法两**官来训练新军,这支被称为淮军的李鸿章的新军,战斗力较强,并作为湘军的友军,成为打击太平军的主要军事力量,为中国武装力量的现代化进行了重要的尝试。此外,为了满足新式步枪对弹药的需求,李鸿章从1863年起,在上海、苏州等地创办军火厂,成为后来曾国藩创办江南制造局的先期试验。

    梁启超曾经这样评价曾国藩和李鸿章:

    “李鸿章之于曾国藩,犹管仲之鲍叔,韩信之萧何也。不宁惟是,其一生之学行、见识、事业,无一不由国藩提撕之而玉成之,故鸿章实曾文正肘下之一人物也。曾非李所及,世人既有定评。虽然,曾文正,儒者也,使以当外交之冲,其术智机警,或视李不如,未可知也。又文正深守知止知足之戒,常以激流勇退为心;而李则血气甚强,无论若何大难,皆挺然以一身当之,未曾有畏难退避之色,是亦其特长也。”【5】

    然李鸿章“自视太高,与其故吏稗将,昔共患难,今共功名,徇其私情,转相汲引,布满津要,委以巨任,不问其才之可用与否,所以他没有培植什么人才出来。”【6】

    【5】梁启超《李鸿章》第十二章。参见:林文光选编《梁启超文选》,四川文艺出版社,2009年。

    【6】萧一山著,曾国藩,东方出版社,2009年。

    2011-03-0715:35:38

    5、晚清的军事力量、军事改良与新军

    萧一山说李鸿章没有培养出什么人才,是儒生之见。但要说袁世凯、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曹锟、张勋等一批北洋新军将领,是国之栋梁,总归牵强。1915-1827年的社会动荡,概由这批人主导,便是明证。

    这些军-绅门阀之途,所缺的正是湘军将领的经世济民之质。然正是他们,却在满清朝廷倾覆后,成为支撑国家的主要力量。国之幸也不幸?

    晚清时期,属于政府节制的军事力量主要有三类:传统的八旗兵和绿营兵、汉人节制的地方团练及新军。

    鸦片战争前,满清的总兵力约80万人,其中八旗兵20万,绿营兵(汉兵)60万。八旗兵力中,八旗京营10万人,驻扎在北京及附近地区,驻防八旗约10万人,分四类分布全国:驻于黑龙江、吉林、盛京三将军辖地以保卫龙兴之地,驻于察哈尔、热河、密云、山海关以监视北方蒙古族及保卫京师,驻于外蒙、内蒙、新疆、青海等地以戍卫西北边疆地区,驻于汉族居住区各要地以监视内地十八行省。

    而绿营兵,除京师巡捕1万人外,主要驻扎在各行省(清朝设十八个行省),基本建制为营,兵力一般在200-1000人不等。当时并不像今天这样,兵营集中驻扎,而是按需分散驻扎在各个市镇、要塞、关卡、防地,每个驻扎点兵力多寡不一,十几人、数十人不等,少有一个驻扎点兵力达200人以上的。【7】

    八旗兵因腐化而早已缺少战斗能力,汉人绿营兵尽管尚有一定战斗能力,但由于受分省总督节制而各自为政,对清政府来说已经不具实际意义。

    在洋务运动时期,曾经为几千名八旗兵装备了新式枪械,作为京畿卫队,也曾从北京绿营兵中挑选精壮士兵配备枪械并进行训练,但这些军事力量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被证明不堪大用。因此,晚清采取了取消武举选拔将领、改以新式军校培养军官的军事改良。

    地方团练主要由淮军和湘军构成。这两支在平定太平军中发展起来的汉人军事力量,由于领导者的个人关系和地方的支持,而成为地方利益的捍卫者。

    创建湘军的曾国藩尽管在平定太平军后曾解散了湘军的大部分,但归左宗棠和指挥的湘军一直作为湘军的延续力量被保留下来,长期驻江宁(南京),后来归刘坤一节制;淮军一直由李鸿章节制,并随着剿灭捻军及李鸿章出任北洋大臣而长期驻扎在天津,在李鸿章去世后,由袁世凯节制。

    1911年时,中**队规模号称100万人,实际只有约60万战斗人员。其中有17.5万装备现代化的新军,17.5万由各省建立的半现代化的地方新军。

    地方新军成立于1907年,兵员来自于原绿营军、勇军和其他杂牌军。还未遣散的5万绿营军和八旗兵混合军队中有7.5万受过西式军事训练。

    此时中**官总数约7万人,高级将领占10%,其中有约800人在日本学习过。军官素质和受教育程度比老式军队都有大幅度提高,也较“以文领兵”时代军官的战斗素养大为提高。

    总之,经过50年的西式化军事建设,中国有了一支丢掉冷兵器的37.5万人的军队了,完成这一改造军队的成就,比那些早期实现欧洲化的国家所用的时间都要长,付出的代价也大得多。

    【7】茅海建著,tianchao的崩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

《国体转型与共和之路——以新历史文化观解析近代史(连载)》最新章节就到艾克小说网【www.ik555.net】 手机版【m.ik5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