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9节

作者:居原氏
    2011-06-1015:50:39

    (续上)

    有利的政治环境及全国抗日战线的建立,及日本扩大侵略,引起的全国民众积极的抗日运动和华北根据地的建设与发展,**对抗日武装建设及使用武装部队在民众配合下去打击敌人等条件,使**和它的武装力量得到了快速而迅猛的发展。

    到1940年时,党员人数发展到80万,大量的青年、学生以及爱国人士,秘密加入**。

    到1945年日本投降时,党员人数达到120多万。

    与此同时,八路军和新四军这两个军级建制单位,其人员规模却一直在快速膨胀,到1945年日本投降时,**拥有的正规武装力量(八路军、新四军)达到120万,非正规武装力量为(游击队、武工队及民兵)220万【16】。

    【16】参见: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之表16,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76页。军事力量的数据,参见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中国近现代史刚要》(2009年修订版),第153-154页。作为大陆高校必修课教材的《中国近现代史刚要》提供的正规军数据为120万,民兵等220万,正规军比费正清等人提供的数据多29万。估计两者数据来源不同。我们采纳大陆教材的数据。

    2011-06-1015:56:27

    1937-1945年间**及其军事力量的发展(单位:人)

    年代---**员----八路军----新四军----军事力量合计

    1937---40000------80000----12000-----92000

    1938----------156700----25000-----181000

    1939----------270000----50000-----320000

    1940---800000-----400000----100000----500000

    1941---763000-----305000-135000(事皖南变前)-440000

    1942---736151-----340000----110960----450960

    1943----------339000----125892----464892

    1944---853420-----320800----153676----474476

    1945--1211128(七大)-614000(4月)-296000(4月)-910000(4月)

    **统计-121万-----120万(八路+新四军)----340万(民兵220万)

    2011-06-1016:03:20

    (续上)

    在政治和军事力量蓬勃发展的同时,**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前所未有和巨大的。1941年,**不得不在的陕甘宁边区,采取一些新的政策来解决革命中心延安的吃饭和穿衣问题。

    根据国共合作达成的协商意见,1937年被国民政府承认的陕甘宁边区政府,每月可从中央政府那里获得10万元(银圆)的行政拨款及50万元军费,并以边区政府所辖23县作为八路军的募补区,即边区政府可以在这23个县中收取一定的赋税和实物作为八路军的军事开支,以弥补政府50万元军费的不足。

    但1941年初发生了皖南事变,偷鸡不成蚀把米的蒋中正恼怒之余,取消了每月10万元的拨款,加上之前的经济封锁、粮食廉收和延安地区人口的增长,边区经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甚至已面临崩溃的危险。

    用**的话来说(1945年),“抗战八年了,我们开头还有饭吃,有衣穿,随后逐步困难起来,以至于大困难:粮食不足,油盐不足,被服不足,经费不足。”【17】

    【17】转引自: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44页。

《国体转型与共和之路——以新历史文化观解析近代史(连载)》最新章节就到艾克小说网【www.ik555.net】 手机版【m.ik5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