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85节

作者:居原氏
    2011-08-1422:07:20

    【续上】

    投**所好的柯庆施和张春桥,的确因这篇文章而为**所关注。

    **指示《人民日报》全文转载张的文章。

    这篇靠断章取义而立论的文章,不仅为平均主义和无偿调拨农民财富的“共产风”蔓延制造了舆论,加深了人们对**的误解,【57】其恶劣文风也开始蔓延开来,以至于文革期间充斥于报纸、刊物、著述及文件中的文风,几乎都有断章取义、主观臆断的毛病。

    【注57】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及事件的回顾(下),**党史出版社,2008年,第529页。

    2011-08-1422:10:05

    【续上】

    **关于建立公社的决议于9月10日在《人民日报》上公布。

    截至9月29日,全国除西藏外27个省市区,共建立人民公社23384个,转社农户达90.4%,平均每社4797户,其中有94个县级人民公社。

    两个月后,11月27日中央农村工作部报告,人民公社总数达26576个,99.1%的农户转入公社,这意味着1956年建立的70多万个高级农业合作社,被2万多个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所代替。

    10月底时,全国共举办公共食堂265万个,一年后(1959年底)发展到391万个,有4亿多人在公共食堂吃大锅饭,各地在食堂吃饭者达到农业人口的70-90%,建成幼儿园、托儿所475万个,幸福院10万多个,河北、贵州、辽宁等20各省市区共建民兵师1052个,民兵团24525个。

    10月底时,对河南、山东、河北、辽宁、安徽5省5245个人民公社所作调查表明:实行伙食供给制(吃粮吃菜不要钱)的2151个社,占61.3%;计划实行粮食供给制的842个社,占21%;实行基本生活资料供给制(吃饭、穿衣等基本生活资料不要钱)的590个社,占15%;实行全供给制(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学育婚乐等全由公社包起来)的103个社,占2.7%。

    其中**视察过的河北徐水县,于9月15日成立徐水县人民总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全县统一核算,脱产干部和工人取消工资,社员取消按劳取酬,对全县人民实行“十五包”。【58】**已降临到这个县的天空。

    【注58】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及事件的回顾(下),**党史出版社,2008年,第526-527页。

    徐水县规定:对吃饭、穿衣、住房、鞋、袜、毛巾、肥皂、灯油、火柴、烤火费、洗澡、理发、看电影、医疗、丧葬等15项开支全由公社包起来。

    为做到这一点,据薄一波记载,徐水县11月筹款550万元,给全县社员即干部发过一次工资和生活用品,12月又筹款90万元,挪用商业流动资金700万元,此后财力枯竭,无以为继,加上主观主义、强迫命令社员、弄虚作假、听不进省委、地委批评意见等,被**批评为“独立王国”。

    正是这个**的“独立王国”,几个月内吸引了40多个国家、930名外国人、3000多个国内单位参观考察。参见:薄著第527-528页。

    2011-08-1422:11:58

    【续上】

    9月中旬,**在江苏、浙江召开人民公社干部座谈会,起草一份以分配问题为中心的《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意见》文件,规定社员除吃饭不要钱外,工资报酬一律存公社,发给存折,不计利息,社员的消费由公社统一购买、统一分发,或由社员凭存折到公社门市购买,“无论统一分发或自行选购,均采取转帐办法,实行非现金结算,以便减少货币流通和杜绝资本主义。”

    尽管中央和**没有采纳该方案,但因安徽省委办公厅外发,影响形成,“非现金结算”成为打白条、无偿调拨农民财产的借口之一。【59】

    这种做法,使党政干部错误地将公社的财产和农民的存款,看作是可被“共产”的“国家”或“公家”的东西,政府及干部有权调拨和用于国家建设,是一大二公的体现,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刮起了一股“共产风”。

    【注59】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及事件的回顾(下),**党史出版社,2008年,第529页。

《国体转型与共和之路——以新历史文化观解析近代史(连载)》最新章节就到艾克小说网【www.ik555.net】 手机版【m.ik555.net】